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3909
“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5月28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关于科学普及和科学教育的论调,党和国家领导人已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相关政策条文也相继被纳入国家教育战略规划。这种政府倡导和市场需求的大潮涌动,让中国的科普教育工作者倍感欣慰,也让多年从事STEM教育的创业者卢申彪激情满怀,在不断感触到国家政策宏观利好的同时,更觉责任重大。
创业缘起:无意中发掘到“蓝海”
STEM教育是教育类创业的新兴领域,也是风投资本近年来普遍看好的行业。在2017年第3季度的 96 起融资事件中,有
20 起属于素质教育领域,占比超20%。中泰证券数据显示,2017 年 STEM 教育市场规模为 1157.7 亿,20172020 年 CAGR 为
32.7%。
对于卢申彪来说,进入STEM教育创业圈,既有长期创业的资源和信心储备基础,也有市场环境的客观催动。而2015年,是卢申彪在采访中多次提及的时间节点。
2015年之前,卢申彪已在母婴类消费品领域有过3年的创业经验。2013年,卢申彪创立了Mali
Home嘛哩屋,业务之一是代理海外益智教育类玩具在中国的销售,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发现了国内家长对于STEM的渴求和热情。
“我们曾对国内以往的消费群体进行用户画像,结果发现,中外家长在玩具品消费习惯方面形成了两种文化极端。”卢申彪解释说,“美国家长注重‘Play
to
Learn’,所以‘聪明类玩具’深受其青睐,这类玩具让孩子在快乐的玩乐过程中培养起孩子数学、科学、工程、逻辑甚至沟通、协作等多方面的素养。而中国的家长则截然,他们更习惯给孩子购买一些IP类‘笨玩具’,偏向于玩乐文化。比如,家长给女孩子买芭比娃娃、迪斯尼公主,给男孩子买变形金钢、小汽车。”
基于此,卢申彪开始进行思考,并开始尝试触摸当代中国家长的心理认知。“中国的80后和90后儿时阶段,尚处在物质相对匮乏的时期,玩具对这个群体来说,也只是发挥了供其娱乐、排遣的功能。”
卢申彪分析认为,“到了80后、90后这代人开始为人父母时,孩子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已经富足,对于玩具的功能需求已不单单是陪伴和玩乐。同时,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也倒逼着家长们改变传统方式,寓教于乐,在兴趣玩乐中让孩子获得学习成长。”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有意地去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书本之外偏重于让孩子向科学和工程领域尝试,STEM教育逐渐获得了中国人接受和认可,而与之匹配的国家政策也相继落地。2015年9月,在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STEAM教育”。而在2017年教育部《义务教学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特别把STEM教育列入新课程重要内容之中。
诸多要素的叠加,让卢申彪意识到了创业窗口期的到来。
“我们首先一个明确的预感是:益智类玩具即将在中国迎来销售爆点。”卢申彪的判断,在中国玩具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报告中得以佐证,中国玩具销售每年的增幅在20%,而益智类玩具的增长却达到惊人的50%。
“从教育消费趋势来看,中国85后,90后的家长,越来越看重孩子的素质培养,因为眼界的开阔,他们了解到益智教育类玩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积极意义,同时中国二胎的政策也让益智类玩具在家庭中有了更好的互动和协作的基础环境。”卢申彪这样分析说,“当然,家庭购买消费力的提升也是一个重要前提。乐高在全球做到了每年近400亿人民币的规模,这几年在中国市场大幅投入,就是看中了中国消费者对于益智教育玩具消费的巨大热情和增长潜力。”
凭借Mali
Home嘛哩屋在中国婴童行业领先的全渠道运营商优势,卢申彪和团队开始重点拓展与海外一线益智类教育玩具企业的合作,并通过多方努力拿到了美国Learning
Resources、Knex、瑞士GEOMAG等十余个知名品牌的独家代理权,立志开拓潮头奔涌的中国市场。然而,卢申彪起初所认为的广阔“蓝海”,并不风正帆悬。
回顾2016年公司销售数据,卢申彪发现,他们花了很大力气进驻的线下KA渠道,最后销售仅占比公司全部销售的10%不到。经过多次复盘和总结,卢申彪发现了问题症结所在——销售场景不匹配。
“就跟手机数码一样,当其功能单一时,在普通商场就能购买。而当手机的功能不断增加时,必须要有特定的销售场景,有专业的使用引导和教育。”卢申彪说。
2016年12月,卢申彪敏锐地抓住了玩具销售行业的渠道升级机会,在上海虹桥开了第一家实体店,“区别于行业内的普通营业员,我们更倾向于请有早教工作背景的员工,能够更专业地向客户去介绍产品和理念。”
通过三个月的运营,卢申彪看到方向的正确性,但是通过与客户的交流又让卢申彪觉得还是未能解决根本问题。“玩具售卖出去只是第一步,即便是客户评价很好,但距我们想要通过益智玩具对中国孩子进行科学启蒙的目标还有距离。”
关于中美科学教育的差距,卢申彪深有感触。“拿益智玩具来说,美国家长非常注重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也愿意通过自我学习首先去掌握这些玩具的功能,并主动陪伴孩子通过这类教具一起获得成长。而中国的大部分80后和90后家长,时间成本和学习能力都有限。即便是提供给了他们最专业的STEM教具,也未必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出专业教具的价值。”
如何实现中国科教与美国的赶齐,让中国孩子得到良好的科学启蒙以及系统的科学素养培养,这是卢申彪在创业之初便不断追思的问题。
赛先生在线STEM科学教育
变与不变:赛先生的创新与坚守
家长对于选购益智教育产品的茫然、孩子们不断迸发的学习热情,让卢申彪看到了家长的痛点和需求。尽管用户群体不断暴露出新的问题,但卢申彪依旧保持了对市场的乐观预期,并快速转变了“打法”,尝试用在线教育的形式,来弥补售卖和教学服务滞后的短板。
2017年,卢申彪创立了在线STEM科学教育品牌赛先生,重点面向312岁少儿,同时联合中美专家联合推出了Dr.S赛先生STEM科学教育课程,其课程根据美国NGSS(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新一代K12科学教育标准研发设计,以
“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工程与技术”为主要学科方向,定位于提供培养和提升中国儿童科学素养的全面解决方案。
多年的销售渠道积累,夯实了赛先生的专业教具资源,这也是赛先生区别于其他同类品牌的先天优势所在。细数赛先生的资源库,不乏”Learning
Resources”、“K’NEX”、“Educational Insights”、“Geomag”等欧美顶尖专业教具品牌。
美方需要拓展中国市场,而赛先生需要获得更多的STEM教育资源,这种互相的供需满足让卢申彪很是得心应手,越来越多的美国STEM教育专家和机构参与了进来。
专业的教具和资源补给,给赛先生带来了不俗的用户流量。然而,卢申彪的眼界并不止如此,也并不满足于用一线品牌去为赛先生的课程去叫卖和背书,“作为2C产品,我们坚持用户思维。中国教育现状和美国本身就有差距,如何利用先进经验和产品,实现与中国少儿STEM教育发展的最优匹配,始终是我们课程开发、授课教学研究的重点。”
对此,卢申彪表现出了足够的自信。“在课程和教具设计方面,美国的成熟企业耕耘了四十年,少儿STEM的学习也有了近20年的实践经验,这给了我们很好的课研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体验最好的在线STEM科学课程。”
近年来,STEM教育已成为中国一、二线城市的普遍共识,但中国的STEM教育从业者却普遍有这样的认知:教师的匮乏和教研的不足是行业多年难解的痛点。不过,这个行业瓶颈对于卢申彪看来,更是发力的好机会。“自建立初,赛先生就定位向中国孩子提供地道的美国STEM科学教育,这种地道不仅体现在教具的独家和正宗,更在于授课教研的专业美国标准。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少儿STEM教育从硬件、课研到授课的高标准和全生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美两国STEM教育的师资差异对比很明显。美国小学的STEM老师大部分是全科老师背景,他们具备专业的素养和动手能力。而国内幼儿STEM教师大都是其他学科老师兼职,要想上完STEM课,都需要标准化的精确到分钟的教案。
为了破解这种矛盾,赛先生打造了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我们建立了标准化的师训中心,结合中国孩子的特点以及在线化的教学场景进行教研。”卢申彪介绍说,“赛先生的教师均是全职的专职教师,师训效率最高,教学品质也会得到最佳保证。学科带头老师,具有深厚的美国STEM学习背景,具备对国外经验的消化能力,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而教授给其他老师。”
教研方面,赛先生和美国多家STEM教育机构和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目前内容涵盖教具和课程设计,未来还会囊括测评、竞赛和教师培训等。
“家长间会互相影响,用户会通过社交链扩张。未来一线STEM教育会扩散到二三线,这是非常大的市场。”对于未来获客渠道的再拓展,卢申彪充满了期待。
2018年3月,赛先生获得中科创星和蓝象资本的千万级天使投资,该轮融资主要用于扩大师资培训中心和课程研发,也是赛先生团队今后发展的重心。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表示,未来国家的竞争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而少儿的科学素养是未来竞争的关键,赛先生的事业肩负历史意义和时代使命,是中科创星选择投资的原因之一。
“我们深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与未来。对于教育这件事,我们常怀敬畏,永存初心。”卢申彪表示,赛先生所坚守的愿景,并不是企业的盈利和成功,而是希望能够践行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普科教使命,助力中国科教兴国目标的实现,为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