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2474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这一定律在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席卷而来的汽车产业革命浪潮逐渐使得车企之间的芥蒂消失。
日前,大众汽车集团和福特汽车公司联合宣布双方已经签署一项谅解备忘录,探寻结成战略合作联盟,从而进一步提升双方公司的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大众汽车和福特汽车双方探讨潜在的多项合作项目,旨在提升双方公司的竞争力。随着磋商的进行,双方公司会适时对外公布战略联盟的相关信息。
据了解,大众和福特双方合作将不会涉及包括交叉持股在内的股权结构的变化,双方声明中提到:未来将寻求在小型商用车开发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大众汽车方面表示,双方公司在商用车领域内的多个细分市场上拥有强大且互补的优势。
福特(中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引用福特汽车公司全球市场总裁吉姆·法利的话表示:“福特汽车承诺通过借助各种合适的业务模式,包括与伙伴进行合作,提高业务的运营效率,从而实现业务更加健康地运营。这个潜在的与大众汽车集团的战略联盟合作,将有效地证明我们如何通过打造一系列成功的全球产品,拓展我们的业务能力。”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汽车行业的合作和联盟屡见不鲜。曾有业内人士表示,当下,汽车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很难凭借一己之力胜出,资源整合以及强强联合似乎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态势,抱团战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取胜之道。
外资强强牵手
大众汽车集团战略负责人Thomas Sedran在谈及此次与福特汽车合作结成战略合作联盟时表示,“全球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正在飞速变化,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且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通过战略联盟来提升业务的灵活性是极为重要的。”
大众汽车和福特汽车此番的合作虽然让业内颇为震惊,但是一位业内资深分析师认为,“大众和福特在商用车领域的涉猎范围有限,且不论合作的初衷是什么,但双方合作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互补软肋,以此来应对当前的压力。”
对于大众汽车而言,和福特联盟意义其实很明显。一方面,商用车布局一直是大众汽车战略之一,与福特的联盟能够提升自身在商用车领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排放门”对于大众汽车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综合过往两年大众汽车的财报,大众汽车虽然盈利,但支付“排放门”相关的费用金额已经超过了净利润,此番合作也是希望能够在另一层面给投资者新的信心。此外,身为德系车的大众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与福特汽车的合作有利于大众汽车在美国市场进一步抢夺市场份额。
当然,双方合作的出发点在于皆能够享受到可观现实意义。近年来,福特汽车的销量一直低迷,业绩也相对低于预期,与大众汽车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振奋股东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福特汽车在细分领域的发展,就如同吉姆·法利说的一样,拓展其业务能力。
实际上,汽车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及联盟也并非新鲜事。就在大众汽车和福特汽车宣布签署谅解备忘录之后,奥迪汽车和现代汽车集团也联合宣布,双方将携手推动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并计划进行专利交叉授权许可,双方将互相授权零部件部门非竞争关系组件。双方表示,此番合作目的在于提高燃料电池量产化的效率,使之早日进入量产成熟阶段。据了解,目前该协议仍需相关监管机构进行审批。
对于处于产业变革的当下,氢燃料电池被认为是未来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氢燃料电池汽车接近零排放理想值已经成为一个行业共识。探究奥迪和现代,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奥迪和现代首要目的是分摊研发技术成本,来进一步攻克存在的盈利难题;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强强联手来攻破技术难题。”此外,他补充说道,“当前汽车产业面临电气化转型阶段,自主品牌在电动化上的布局不输于跨国车企,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存有焦虑,因此彼此合作也是为了应对未来市场的焦灼竞争。”
不仅如此,2010年,PSA集团和三菱汽车在技术层面的合作;2012年,宝马和丰田汽车宣布双方考虑将彼此的技术高度整合,联手研发新一代跑车; 2017年,大众汽车、福特汽车、宝马和戴姆勒四家公司就宣布成立新的合资公司,在欧洲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究其能够让各大车企选择与竞争对手合作,无外乎是来自市场上的压力紧迫感。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汽车市场销量突破9000万辆,其中中国汽车市场2017年的年销量为2888万辆,连续9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单单从数据来看,汽车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然而,2017年我国汽车年销量仅较2016年增长3.04%,增速下滑,市场呈现出缓慢的微增长趋势,作为全球第二大市场的美国汽车市场年销量也较之前相对下滑了1.8%。因此,由此业内纷纷认为,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远比想象中的更激烈、更焦灼。
面对汽车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车企也认识到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恐怕很难在市场上取得新的突破,眼前只有抱团才不失为最佳良策。
自主后知后觉
无论是大众汽车和福特汽车,还是奥迪汽车和现代汽车,此番合作都呈现出一种身份的转变,也就是从之前的竞争关系到当前的合作关系。种种合作实例显然已经反映出当下以及未来汽车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汽车行业中,抱团是一个明智的办法,分久必合也是历史趋势。
当前国内汽车市场的销量数字很乐观,但业内人士对于国内汽车市场的发展还是颇为担忧。“国内车企的合作更多是呈现出合资的方式,自主品牌在市场上的份额还是相对少。”上述分析师如是说道。“从销量上,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合力贡献了欣欣向荣的国内汽车市场,但在技术上,自主品牌掌握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有限,依旧依靠快速的迭代更新吸引消费者。在这种状况下,中国车企之间的合作联盟却依然进展迟缓。”
2017年2月,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7年12月1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000625.SZ,以下简称“长安汽车”)发布名为《关于公司与中国一汽、东风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公告内容显示长安汽车、一汽集团和东风汽车已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长安汽车与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将在前瞻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对于一汽集团、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三方的合作,长安汽车品牌公关部部长杨大勇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利好,更能够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进步,成为中国汽车品牌联手迎战全球汽车挑战的新起点。”业内对于三方的合作有很高的期望,如果未来三家车企能够在技术研发形成真正的合力,这对于自主品牌的壮大和发展有着非凡意义。但距离三方宣布达成合作至今已半年有余,仍未有实质性的内容出现。有分析认为,三方的合作或是由国资委促成,企业本身的推动力度多大不得而知。
业内人士坦言,此番汽车巨头以及跨国车企的“牵手”联姻,更应该激起国内自主品牌的深思。如今,我国汽车产业已经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也在不断提升。但随着外资车企的合作,国内自主品牌也应该警醒,意识到彼此的合作,增加互动的重要性。
“中国车企之所以至今还未呈现较高的合作联盟趋势,一方面是因为文化原因,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车企陈旧禁锢的思想。”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分析道。但眼下,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大融合时代的到来,有实力的车企会在联盟的基础上形成几支实力超强的品牌团队,这一前提的基础是在合作中彼此成长。而如果在当前环境下还是未能有合作的观念,未来发展的挑战或许更大。
一汽集团、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三方的合作是否能够让国内自主品牌觉醒?“实际上,当前自主品牌的竞争意识强于合作意识。”上述分析师坦言,“但跨国车企的‘抱团取暖’取得成果后,国内自主品牌在不久的将来或将开启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