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雾霾治理买单:格力、海信等遭遇“煤改电”支付难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1507


治霾行动果断,成绩可见,且在不断稳固、提升,但相关支付却陷入迟缓,前景模糊。

近日,格力、海信、日立、海尔等十家知名企业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其在完成天津武清区采暖“煤改电”项目后,遭遇设备款、工程款拖欠。而武清区发改委则表示,暂时计划在3~5年付清余款。已知欠款总金额约为13亿元。

这是一场2016年冬天开启的大型治霾工程,涉及几十万人的取暖问题,更事关环京津冀上亿人的健康。高效、安全的推进过程,曾让品牌企业获得嘉奖,但当前的支付问题却令人尴尬。

2019年8月27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信息,北京7月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9%,创历史同期新低。这也是自5月以来,北京连续第三个月PM2.5新低。

“这个成绩,是有我们一份力量的,当然骄傲。但如果能拿到欠款,我们的同事就不会被停职,被罚工资、奖金。”相关企业负责人称。武清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称,当地“煤改电”项目推进迅速,但欠款情形也确实存在,正在与各方积极沟通,也希望得到更高层面的支持。

  名企治霾大会战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11月,天津武清区发布中标公告,格力、海信、日立、海尔等十家知名企业成为当地采暖“煤改电”设备供应、安装企业,采购方为武清区发改委。

在那之前,治霾已经从企业目标,迅速向“民间”推进。专家直指,环京津冀地区大量的自采暖行为,是雾霾重要成因之一。媒体曝光,人们依靠标准不一的煤炭做饭、取暖,甚至燃料是畜粪、秸秆、树枝等,千家万户的排放下,污染问题严峻。

也因此,环京津冀地区开始大面积更替供暖,从城市到广阔农村,以天然气、电取代其他燃料,成为必然。这是一场涉及上亿人的“燃料革命”,从电路架设、管道铺设,到设备安装、测试,一个系统化的大工程开启。

从成绩来看,这次治霾大会战显然是成功的。而相比于其他地方,天津武清区采取政府全包的方式,减轻了群众负担,也加速了工程推进。在相关招投标文书中,也特别注明,该工程资金为政府支付,并有“已落实”字样。项目规模则为“约10.9万户”。

武清区招标公示后,格力、海信、日立、海尔等企业随即组织力量,开始实施:3匹、5匹、6匹的空气源热泵采暖设备运送来,组织工程队入户安装、调试。

“有的地方,因为电网线路未到,需要等一下,也需要我们支援。所以工人最多的时候,光我们一个品牌就有上千人。”有企业称,整个推进过程中,群众对项目的接受度很高,这与当时武清对治理雾霾的宣传有关,也与政府包支付有关。

依照协议,武清区发改委作为甲方下达安装目标,格力、海信、日立、海尔等中标企业则要立即供货并与安装方一起,按时实现安装目标。40多页的相关协议里,完整、细致覆盖了整个工程推进的方方面面。

“按照之后签订的协议,工程一边推进,一边由住户、街道办、安装方等多方签字确认,政府一边支付设备款和工程款。所以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是没有可争议的地方的。”中标企业称。

为确保进度,设备企业与安装企业还曾向武清区发改委出具承诺函,其中标明安装数量,并写明“内部之间的任何一笔费用因为分配产生纠纷,乙、丙双方自行协议解决,与甲方无关。”乙、丙方即指设备方和安装方,甲方则是武清区发改委。

同样,该承诺函还特别强调,价款纠纷等均不得影响供货、安装。“这个承诺函,实际是保证整个工程进度的,为的是迅速、保质保量地完成目标。而且实施过程中,也确实是按计划完成的。”

按照招标文件,这一目标是“2016年12月31日前完成3.1万户的安装调试;其余2017年10月30日前完成安装调试。”各企业表示,在他们各自目标中,均已完美达成。“这也是我们有的企业被政府评为优秀施工方的重要原因。”

  支付遭遇“浓重阴霾”

整个工程于2018年11月全部完成,且在工程进展中形成的“一户一档”资料原件,也已经交给武清区发改委档案室存档。“一户一档”的内容,包含住户、社区、村委会负责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六方的确认签字材料。

这也是支付的重要依据。但实际上,进入2017年10月,各品牌便遭遇支付难题——武清区指定的支付平台——天津新家园投资有限公司,不再对剩余款项进行支付。

几家企业陆续向武清区发改委致函问询。得到的答复为:“一直在积极协调、推进,对贵公司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也请贵公司耐心等待。”有企业表示,直到几家企业聚在一起,才发现除了抬头的企业名称外,这些回函内容完全一致,只有三行,并未解释拖欠的原因。

“这个回函是2018年才给我们企业的,我们是没法向自己公司、总部交差的。”有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己因此遭到处罚,工资、奖金都被暂停,更有相关负责人被停职。“我们给整治雾霾做了贡献,但不能是这个结果吧?”

记者注意到,按照协议,该工程也规定有验收环节。十家企业中,有的已经拿到了验收手续,但有的并没有进行。“是这样,‘一户一档’实际就是一种实质验收,而且大多数群众已经用了两个供暖季了。”企业方面的人士称,政府方面确实也未提及过验收的事情。

此外,施工之初,各企业曾向政府交纳2000万元保证金,按照协议,在设备运行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要逐年退还部分保证金。“这个保证金确实是逐年在给我们退还,这也从侧面证明咱们工程、设备都没问题。”

记者核实,当地还曾在各个村进行张榜公示,要求住户对所安装设备的问题进行提交。各企业在接受采访时称,这种公开征集,也未见任何能够构成违约的问题出现。“按照约定,我们要对设备保修5年,但是要以验收后开始算起,现在不验收,那么这个5年就要不断被延长了。”

据了解,企业与武清区发改委曾有过几次沟通,双方在商谈过程中,也并未提及验收,且对具体拖欠金额也未有争议。不过,记者了解到,各个企业被拖欠的金额、比例均不相同,有的支付已高达9成,有的刚刚过半。拖欠金额则有1000多万的,也有好几个亿的。

不过,几乎一致的是,武清区发改委也曾向企业出函,确认过安装数量等。几次沟通中,武清区发改委称,由于治霾工程巨大,目前欠债总量不止13亿元,所以支付存在实际困难。

8月22日,在最新一次沟通中,武清区发改委称,希望企业能够同意在3~5年内实现支付。但对于是否给予相应利息等,并未明确表态。“对于有的施工企业,3~5年这个财务成本足够让企业破产的,但现在似乎没办法。”企业称。(来源:中国经营报 | 作者:郝成)

未知来源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