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制造业立国”以新制度迎接新技术革命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1537


  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不断升温。美国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2011年出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指出,新能源和新通信技术的有机融合将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2012年4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发表了题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业与创新》的专题报告。

  尽管人们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内涵、特点和趋势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一个不难观察的事实是,以现代科技为依托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日趋成熟并正在得到广泛应用,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制造业的要素组合和生产方式,并导致全球生产格局的调整,进而重塑国家间的产业竞争优势。为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应对其影响及挑战,需要强化“制造业立国”、“实体经济立国”理念,形成国家整体应对战略,加快创新我国的相关体制及机制,以新制度供给迎接新技术革命。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副秘书长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

  
  第三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突出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对全球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影响
  
  生产制造模式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使工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得到了充分发挥,尽管这种生产方式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满足主流市场需求,但由于产品系列相对单一,难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应运而生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和快速成型技术则能够满足更加个性化的市场需求。未来,大规模定制和个性化生产相结合的新生产模式既可以实现批量生产带来的成本节约,又能使消费者享有更加多样化的产品选择。

  生产组织方式从工厂化转向网络化。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企业将产品的制造过程进行分解,由不同的生产工序完成不同的零部件生产,最后进行产品组装,这必须依托开阔的工厂来完成空间布局。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的3D打印技术与互联网的结合,使产品制造能够摆脱空间的束缚。企业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出产品原型,并通过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采购零

  部件,同时获取所需要的各类协作服务,最终完成个性化定制和社区化生产。这种基于互联网的协同生产模式使生产组织方式从工厂式的集中生产让位于网络化的社会生产,大大缩短了传统制造业的产业链,提高了生产效率。

  产业组织形态从大企业主导的产业链转向中小企业的网络集聚。在大规模生产方式下,大企业成为产业组织形态的主体,众多的中小企业依附于以大企业为核心的全球产业链,在特定的地理空间上形成产业集群。随着个性化定制和社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分散合作式的商业模式将变得更为普遍,产业组织形态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快速成型技术的普及将使得制造业的门槛大大降低,中小企业不再为大规模投资和专用性资产所困惑,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来构建虚拟的产业集群,甚至能组建微型跨国公司,迅速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小批量、低成本的方式提供独特的定制产品,更快、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推动形成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分庭抗礼的市场竞争新格局。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业发展的冲击
  
  传统的产业竞争优势遭到削弱。成本优势一直是中国制造业最主要的竞争优势。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将改变制

  造业的要素投入结构,随着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显著提高,智能控制系统和机器人对劳动力会形成越来越多的替代,使得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突出。不仅如此,随着土地稀缺、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约束因素的日益凸显,中国维持制造业低成本优势的现实基础逐步被侵蚀,但工业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品牌与渠道管理能力等新的竞争优势尚未形成,这将进一步弱化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出口导向型的产业体系受到影响。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的工业部门成功融入了国际分工体系,成为了“世界工厂”,在诸多产业部门形成了巨大的产能。如果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个性化定制生产成为主流的生产方式,大规模生产将不再是起主要作用的企业竞争要素,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将成为企业动态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快速成型技术和网络协作体系的支持下,更多的企业将选择在终端消费市场进行本地化生产。这将给建立在大规模生产基础上的中国出口部门造成一定的冲击。

  产业升级模式面临挑战。为了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发达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先进技术和新兴产业。新兴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其对制造业各领域的持续渗透,有利于掌控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企业实现对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组,从而在国际产业竞争继续处于主导地位。

  多措并举鼓励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强化“制造业立国”、“实体经济立国”理念,形成国家整体应对战略,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避免走上英美等国家一度倡导的“去工业化”,过渡虚拟化、过渡金融化的道路。建议“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加大创新投入,力争研发支出达到占GDP的3%以上。

  借鉴德国、韩国、以色列经验并与之加强相关领域合作,改革创新体制,实现“政府市场双到位,国企民企双进步”。要大力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在中国落地生根,多措并举鼓励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提供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创新的良好制度安排。

  合理选择关键领域,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在扶持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当合理选择支持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领域。政府对研发活动的资金支持要体现明确的导向性,主要的支持领域应当集中在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领域。政府应当加大对3D打印、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云计算、物联网等处于第三次工业革命核心地位的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在组织方式上,政府可以鼓励产学研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组建技术创新联盟,整合各方的研发力量,共同开

  展重大项目的技术攻关。在技术创新领域,政府不应当设定技术路线,而应当鼓励企业去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和产品,由市场来完成对技术和主导产品的生存检验。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我国虽已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但为推动国内企业的技术学习和赶超,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历来执法并不严格,这一点长期为外国投资者所诟病。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势在必行。在基于网络协作的定制化生产方式下,知识产权不仅体现为专利,还表现为创意、数据乃至商业模式,这些知识产权在互联网上极易被模仿,这也要求管理部门及时研究新情况,对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进行相应地调整,并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

  遵循新兴产业发展规律,有序促进新技术产业化。从中国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来看,地方政府还是按照发展传统产业的思路,通过提供廉价土地和政府补贴等方式,将大量稀缺的资源导向技术并不成熟的新兴产业,最终导致严重过剩产能。除了从供给侧扶持外,还应从需求面进行扶持。如通过产品应用示范、购买新产品补贴等需求侧补贴的方式,让更多的消费者去使用新技术和新产品,激发对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市场需求,为新产品大规模的市场推广创造良好的条件。

  改革教育体制,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第三次工业革命将对中国的劳动力结构和教育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数字化制造需要的不是拥有简单操作技能的廉价劳动力,而是高素质的知识型人力资源。只有实现人力资源与先进制造设备的有机结合,才能构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为了造就一大批适应新工业革命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就必须对现行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应当根据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强化工业设计、软件开发、物流管理、品牌推广、市场营销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培育;应当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一大批不仅能熟练操作数字制造设备,也能根据客户需要设计和编程的的新型工人;应当彻底改变基础教育阶段的填鸭式和应试教育模式,使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文由上海家耐磁力泵厂(https://www.shcilibeng.com)转载发布,本厂专业生产高温磁力泵、高压磁力泵、高温高压磁力泵、氟塑料磁力泵等。销售咨询技术热线:02164096960 ;13601667253。

未知来源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