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3 08:37:17 sunmedia 2129
“利润王”中海地产今年加速扩储。仅6月,中海地产及其附属公司就在太原、苏州、宁波、哈尔滨和武汉新获8宗地块。据中指院数据显示,中海上半年的拿地投资额为514亿元。与2019年同期的441亿元相比,增幅达17.68%,这使中海地产成为上半年销售TOP10中,仅有的3家拿地投资增长的头部房企之一。根据规划,今年中海将拿地权益预算定为1400亿元,同比增长23%。这也意味着,在下半年中海地产拿地节奏还将保持甚至进一步加快。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向长江商报记者分析称,对于中海来说,类似投资拿地,进一步体现了做大规模、优化布局的导向,这也和其央企拿地优势大等有关。大体上说,此类企业后续需要防范市场降温等风险,同时注重把握后续各类政策动态,进而做好土地项目的消化。
半年销售1720亿增长4.2%
中海地产销售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去年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额3771.7亿港元,同比增长25.2%,业绩目标完成率高达108%;营收实现1636.51亿元,同比增长14%;同时延续着其“利润王”称号,2019年以416.18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规模,位居行业第一。
实现超高净利润,成本管控是关键。2019年中海地产三费率为3.8%,远低于百强房企三费率均值(11.3%);与此同时,中海地产融资成本维持在行业较低水平。2019年末中海地产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仅为4.21%,较2018年下降0.9个百分点,综合借贷成本持续保持在5%以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债务方面,2019年末中海地产持有现金954.5亿元,较年初上升9%,现金短债比为3.0,短期偿债能力较强。2019年中海地产净负债率33.7%,与2018年持平,始终保持在40%红线以内,维持在行业低水平。
7月7日,中海发布公告称,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连同其附属公司、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统称“中海系列公司”)累计实现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1720.13亿元,相应的已售楼面面积约为954.3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约4.2%、3.5%。
6月单月,中海系列公司实现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575.61亿元,相应的已售楼面面积约327.31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约32.3%、30.4%。此外,截至6月30日,中海系列公司获得已认购物业销售约131.76亿元,预期将于往后数月内转化为合约物业销售。
中国指数研究院认为,营收规模快速增长、低融资成本、低负债率及强成本管控力,为中海地产逆势扩张奠定了良好基础。
多元化渠道拿地降本提效
为保持净利润持续增长,中海地产对土储规模进行扩张。
中指院数据显示,中海上半年的拿地投资额为514亿元。与2019年同期的441亿元相比,今年上半年中海地产的拿地投资亦实现了17.68%的同比增幅,这个成绩使得中海地产成为上半年销售TOP10中,仅有的3家拿地投资增长的头部房企之一。
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中海地产单月拿地金额分别为183亿元、179亿元,接连在广州、佛山、武汉、长沙、苏州等诸多城市落子。6月,中海及其附属公司在太原、苏州、宁波、哈尔滨和武汉新获8宗地块,应占楼面面积合计约为230.25万平方米。该集团应付的土地出让金约为182.80亿元。2020年上半年,该集团新获土地的累计应占楼面面积约为562.33万平方米,累计应付的土地出让金约为522.82亿元。
从拿地分布结构来看,中海地产坚持“主流城市、主流地段”的投资战略,八成以上聚焦在一二线城市,68%的新增土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都市圈等城市群中核心城市。
根据规划,今年中海将拿地权益预算定为1400亿元,同比增长23%。这也意味着,在下半年中海地产拿地节奏还将保持甚至进一步加快。在大手笔的投资布局背后,根据CRIC统计,中海地产在上半年的重点监测城市参拍重点地块的次数超过80次。
值得一提的是,多元化渠道拿地是中海自身规模突破的新路径。2020年中海地产开启“寻地合作计划”,拿地方式从单独拿地向联合开发、股权收购、城市更新等方式转变,未来拿地成本及风险或将降低,土储结构将持续优化。例如,今年5月,中海地产便计划为武汉项目等附属公司增资引进合作方,为加大布局积攒更多筹码。
中海表示,今年中海总货值约6800亿元,对应过去制定的4000亿港元销售目标,公司对每个城市、项目制定了销售策略。预计完成同比增长14%的年度业绩目标压力不大。
文章来源: 长江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