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杭州持续开创农村生活污水生态治理新格局

2020-10-30 08:49:33 sunmedia 2092


山峦叠嶂,稻田橙黄,潺潺小溪、田间小道交错间,偶有几位穿着畲族服饰的少女穿梭其中……这不仅仅是桐庐莪山畲族乡村民日常休闲的小公园。

桐庐莪山畲族乡龙峰民族村农污处理终端。 桐庐县农污办 供图

“真没想到,这个风景如画的公园下面竟然还藏着一个‘大宝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终端!”“不仅终端建得漂亮,最后处理完的尾水还可以直接排到旁边的稻田、菜地进行灌溉,完全做到了污水零直排……”

10月28日—29日,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推进会在杭州召开,在桐庐莪山畲族乡龙峰民族村、西金坞村、桐君街道梅蓉村三站的现场考察中,类似的赞美和惊呼此起彼伏。

在此次会议上,市建委、桐庐县、萧山区代表就农污治理“杭州经验”向全省各兄弟县市村镇工作参会代表进行介绍,桐庐、建德、临安还获评2019年度全省农村生活污水运行维护工作考核优秀市、县(市、区)。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打造高质量农村水环境成为全国广大乡村发展繁荣的关键。”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杭州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水清、无味、点绿、景美”农村污水治理八字方针,持续做优农村人居环境,一幅因水而变、治污有道的美丽画卷在杭州乡村徐徐展开,源源不断释放着民生获得感和幸福感。

农污治理、提档升级 全市预计11月底提前完成3年改造任务

碧波荡漾,流水潺潺,在杭州城区是常见事。在杭州广大农村地区,这样的“常见事”同样没有“缺位”。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三年提升改造计划是杭州近年来的乡村振兴‘大工程’。”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在对全市8861个设施终端进行“地毯式”调查评估,专项安排4.2亿补助资金,三年改造计划正式启动,并在临安区、桐庐县选取5个试点乡镇,因村制宜选择处理工艺,确保改造试点成效。

在去年,针对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三年提升改造计划高品质推进,杭州又有“大动作”。

“我们率先出台全国首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技术指南》,做深做实了农村水环境治理新机制。”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在昨日的现场推进会中介绍,改造技术指南的出台,为全省农村污水治理积累了标准化的“杭州经验”。

目前,全市9个区、县(市)1775个行政村建有的9185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终端,设计污水日处理能力可达25万吨。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截至9月底,全市累计完成提升改造设施5870个,处理规模30吨以上的标准化运维设施2348个,预计11月底前完成提升改造三年任务。”

技术引领、智慧治理 杭州率先打造农村污水“零直排”

在三年行动即将收官之际,杭州农污治理工作持续“提质”。

“我们率先提出‘农村污水零直排村’建设理念,选取了桐庐县莪山畲族乡西金坞村等9个示范站点,在开展各方面技术研究后,努力实现‘污水全收集,雨污全分流,处理全达标,资源全利用,监管全智慧’。”市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将尾水用于农田和林地浇灌,建德市钦堂乡葛塘村肥水利用与特色农业有机结合……如今,“变废为宝”是杭州在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上紧盯的指标,“废水变肥水、田园微循环”“生态处理+有机肥源+绿色种植”模式推陈出新。

不仅如此,杭州也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农污终端运维智慧化。

在此次的现场考察中,桐庐展示的“乡村小脑”农污智慧管家系统,不仅可以对终端运维状况进行实时监管,还可结合农作物季节特征和灌溉需求进行精准排放,令所有考察人员“眼前一亮”。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分靠建设、七分靠运维,我们将持续深化镇村智慧管家平台、‘乡村小脑’建设,探索杭州农污治理精细化、智慧化运维,在智慧城市方面提供更多可输出的‘杭州经验’。”在连续四年获全省农污治理考核“优秀”、连续四年获得“大禹鼎”之后,杭州农村污水治理已成为杭州农村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金名片”,市建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紧围绕省市农村污水治理“十四五”规划,持续推广农村污水零直排村建设,为高标准做好农污治理、高品质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接续奋斗。

来源:杭州日报

商媒在线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