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11:00:50 sunmedia 1907
2020年10月,按照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的统一部署,14个国务院督查组分赴1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实地督查,先后走访1300多个基层单位,访谈近5000名干部群众、企业负责人、创业者等,收集有关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1200余条。对属于地方政府职责范围的意见建议,督查组已及时转交相关省(区、市)政府研究办理;对属于国务院有关部门职责范围的意见建议,国办督查室整理后转送相关部门研究办理。按照2020年11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国务院择要通报了有关方面反映比较集中、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意见建议及转办情况。
通报在提及关于完善保市场主体政策措施的意见建议时指出,试行企业“休眠”制度。部分督查组反映,市场监管部门对连续两个年度未报送年度报告的企业,可以吊销营业执照。很多企业因短期经营困难暂时歇业,但仍有意愿继续经营,而企业一旦被吊销营业执照,其法定代表人再次创业会遇到障碍。建议对未按规定报送年报的企业设立“休眠期”,合理设置休眠条件和程序,承认休眠期间企业合法存续地位,保证企业经营资格和主体资格的连续性。(拟转办部门:市场监管总局)
(来源:央视新闻)
【相关事件】试行企业“休眠”制度
试行企业“休眠”制度允许商事主体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需要申请“休眠”,“休眠”期间不按自行停业处理,不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无法联系而载入经营异常名录,“休眠”期满前可以自主申请恢复正常经营状态。“休眠”期内商事主体除不从事经营活动外,仍然具备商事主体的其他合法权益,如可以申请注销登记。“休眠”期间,商事主体应当履行相关义务及接受相关监管。
8月20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中的一项。《若干措施》包括六大方面36条服务举措,其中不少像企业“休眠”制度这样的改革创新举措,都是全国首创。
在进一步提高企业开办经营便利性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在全国率先试点商事登记行政确认制改革,将商事登记行政许可制改革为行政确认制,即只要申请人申报的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登记机关就可以发放营业执照,赋予其从事一般经营项目的权利。同时,深化“一照多址”登记改革,企业营业执照可同时登记住所和本市范围内的多个经营场所,经营场所免予办理分支机构登记。实现“一次申请、一本执照、多个地址”,降低企业开办运营成本。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试行“休眠”制度,给企业更多生机
如何根据疫情的特殊情况,为企业留出更多腾挪空间、减少不必要的门槛限制,深圳创新的企业“休眠”制度值得借鉴。
优化营商环境,深圳又有新动作。8月20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若干措施》,其中明确,针对不少企业在疫情期间短期内面临经营困难需要暂停歇业的问题,深圳将在全国率先试行企业“休眠”制度。
所谓让企业“休眠”,是指深圳将允许商事主体根据生产经营实际需要申请“休眠”,“休眠”期间不按自行停业处理,不因通过登记的住所无法联系而载入经营异常名录,“休眠”期满前可以自主申请恢复正常经营状态。休眠期内除不从事经营活动外,企业仍然具备商事主体的其他合法权益。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经济循环系统中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打通经济内循环的关键所在。企业不仅意味着组成经济总量和增速,更直接关系着就业机会。而中央再三强调的“六稳”,是以稳就业为首,而“六保”首要的也是保就业。没有就业,就谈不上民生,其他的“稳”和“保”就失去了抓手和意义。保住一个企业,就意味着保住一批就业岗位。深圳这次给予难关中的企业“休眠”的选择,不仅是让企业在应对巨大生存压力时拥有了很可能是“起死回生”的喘息之机,也直接意味着企业背后的千千万万个岗位有了更多的转圜余地。
当今年上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袭来,对经济的冲击波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几乎所有经营活动都被按下了暂停键。但是,在此期间企业面对的成本压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社保、纳税、房租、贷款……这些都构成了悬在企业生死线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虽然疫情冲击广泛,但对市场主体的冲击程度却各有不同。比如对于旅游行业、电影行业等来说,过去这半年遭遇的是生存还是毁灭的极限考验。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疫情席卷之下,需要挑战的是极限式地降低成本,建立内部共识,与员工达成命运共同体,协同员工一起共渡难关。这种从未有过的生存困境,需要的是从未有过的政策创新应对。深圳此次发布包括试行企业“休眠”制度在内的商事制度改革系列更新配套措施,就为中小企业过冬提供了一个“极限选择”。
而在后疫情时期,企业可能面临合同违约、投资并购、对外贸易、经营违规和纠纷案件等,这些同样都与商事制度的设计息息相关。如何根据疫情的特殊情况,为企业留出更多的腾挪空间、减少不必要的门槛限制,已经成为了优化营商环境的当务之急。
作为改革开放的领跑城市和珠三角重镇,深圳所面对的一定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前沿和紧迫问题,而其在商事制度改革、如何急企业之所急上的创新探索,值得更多地方借鉴。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也曾强调,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从近期最高法重新定调民间贷款利率、帮助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回溯,一段时间以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纾困惠企的政策措施,其力度与密度都前所未有。但如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深入了解本地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促进纾困惠企政策落地见效,打通“最后一公里”,推动政策直达市场主体,谨防政策效应跑冒滴漏,是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2020年已经行至过半,面对内外形势依然存在的极大不确定性,唯有更加有的放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向改革要红利,才可能更好实现“六稳”“六保”,顺利渡过难关,进入新的经济增长周期。以此而言,类似深圳率先试行企业“休眠”制度这样颇具针对性的制度创新,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地积极探索与尝试。
来源:搜狐|新京报
关键词:国务院建议试行企业休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