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全面推进产业振兴,挺起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脊梁

2021-01-27 11:28:58 sunmedia 2473


恒力石化联合运营中心。孙鹏伟摄

恒力150万吨乙烯工厂装置区。孙鹏伟摄

瓦轴集团特大型轴承生产现场。鞠家田摄

用于发展新能源产业、实施海上风力发电的超大型螺旋桨。庄 宣摄

本报记者杨丽娟

核心提示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脊梁。大连要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必须推进产业振兴。

全力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省委对大连寄予厚望:倾力在解决“原字号”问题上蹚路子、为全省做出示范;在引育壮大发展新动能、解决“新字号”问题上为全省作出表率。

大连不辱使命,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坚持从供给侧发力,着力做好“三篇大文章”,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基本形成了以装备制造、石化等传统产业为主体,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辅的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核心领域优势明显,推动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改造升级“老字号”

打造五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数字赋能,大力实施以智能化、高端化、服务化为方向的新一轮技术改造工程,全面推广“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建设一批智能化工厂、数字化车间,促进制造业向智能、绿色、高端、服务方向转型升级,为“老字号”企业赋能增效,让“老树发新枝”,着力打造五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在大连冰山集团的5G联创实验室内,技术专家用“工业互联网平台+5G”,足不出户可管控千里之外的工业空调设备。一线技师戴上可视眼镜,将现场看到的画面通过5G无延时传送到指挥间,技术专家远程进行判断,标记下故障疑点,指挥现场技师检查设备问题。

如今,冰山集团与大连移动深度合作的5G融合应用已走在全国前列。通过这一应用,冰山集团为用户有效解决了大型制冷设备氨泄漏即时报警等安全管理难题,同时通过5G高清视频,可实时采集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温度等参数,及时向用户提供运行状态监控管理和故障感知服务,提高安全运维预控水平,有效降低故障率。

大力推广5G技术在工业场景中的应用,加快推进传统优势产业数字赋能,是大连市改造升级“老字号”的一个缩影。大连是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历史上曾创造了第一艘导弹驱逐舰、第一艘万吨货轮、第一套核工业轴承等多项全国第一。“十三五”期间,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做好产业结构的“加减乘除法”,大力增加新产品比例,淘汰低附加值产品,推动制造业向智能、绿色、高端、服务方向转型升级。

以短板装备攻关和国产化替代为突破口,大连大力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及系统集成水平和能力,增强先进装备的自主可控能力、智能制造能力和服务增值能力,推动产业迈向智能化、高端化和成套化。

去年11月6日,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国宝武集团研制的全球首台3600吨/小时智能化连续卸船机在大连重工泉水临海重大装备研制基地顺利产出。该设备将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散货码头连续卸船机的智能化取料,填补国际市场空白,对推动我国散料港口智能化发展,实现技术和市场的国际引领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和大连重工一样,大连众多“老字号”企业走上升级路,“老树发新枝”。

大橡塑成功生产出我国首套35万吨聚丙烯挤压造粒机组,打破国外垄断;大船集团建造的全球首艘30.8万吨超大型智能原油船成功交付;中远海运川崎建造的2万标箱集装箱船交付,自主研发的“舵杆螺母自动化旋入装置”成功应用;中车大连电牵跻身全国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认定建设单位;一重核电石化公司承制的全球首台3000吨超级浆态床锻焊加氢反应器完工发运、列装启航;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实现国产替代。光洋集团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并产业化一批国外对华垄断和封锁的高档数控机床及其关键部件产品。

在新能源装备产业领域,一重加氢百万千瓦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实现批量化制造,大连重工、大高阀门、深蓝泵业等企业研制的核环吊、各类核级泵阀、乏燃料贮存格架等产品装备国内所有在役和在建核电站;大连重工一举突破瓶颈,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套8至10兆瓦海上风机铸件。

“十三五”期间,大连市连续两年获评“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获得国务院通报表扬。

深度开发“原字号”打造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实施一批强链延链、建链补链重点项目,拉长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深挖增值空间。聚焦石化产业“炼”有余而“化”不足、“粗”有余而“精”不足问题,逐步减少燃料型产能,增加原料型产能,提升大连炼化一体化水平,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加快打通“从一滴油到一匹布”链条,让“产业链变黄金链”,着力打造万亿级绿色石化产业基地。

2020年12月2日,投资约7亿元的常茂大连新材料有限公司顺酐产业链项目和投资6.5亿元的江苏永达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项目正式签约。精细化工产业项目“一日两签”,这是大连市破解长期存在的石化产业“炼有余而化不足”的“原字号”问题,精心实施“强链”“补链”工程,全力打开石化黄金产业链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作为国家规划布局的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大连长兴岛经济区已建成恒力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构建了从原油到PTA再到聚烯烃的产业链,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基础化工产品,发展下游产业具有较充足原料保障。

石油化工是大连传统支柱产业,但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看来,石化产业决不是所谓的夕阳产业,而是优势产业,是振兴发展的“富矿”,从石油到精细化工,从装备制造到智能装备,中间是黄金链条,有一条黄金大道。深度开发“原字号”,打通黄金链条,铺设黄金大道,传统优势产业的支柱作用将更加突出。

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连市建立了产业链专班制度,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狠抓建链、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针对石化产业“油头”大、“化身”弱、“纺尾”缺的现状,大连市先后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初步形成长兴岛、松木岛、大孤山等3个石化产业聚集区。

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已全面达产,大连市炼油、PTA等产能增长位居国内第一。150万吨/年乙烯项目正式投产,实现零的突破。逸盛大化100万吨聚酯切片项目开工建设,大连市石化产业链条正不断延伸。依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大连理工大学等优势科研力量,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初步形成较强的竞争力,煤制甲醇催化剂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大连石化公司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坚定产品差异化、高端化路线,不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开发的H39S-3聚丙烯产品能广泛应用于非织造布、医用手术用品、民用卫用品等领域,打破了埃克森美孚公司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垄断,市场占有量逐年攀升,被誉为中国石油炼油化工板块高端产品的“七朵金花”之一。

培育壮大“新字号”打造五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抓新基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发挥大连创新、金融、人才等比较优势,布局智能科技、生命健康、生物育种、洁净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壮大集成电路产业,推动设计、制造、封装、装备、材料等全产业链发展,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二次腾飞,实现数字产业化,让“新苗扎新根”,着力打造五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1月21日,总投资约12亿元的人工智能大厦产业项目在大连高新区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将聚焦半导体、人工智能和车联网等领域导入产业资源,激发创新活力,与华为等领军企业在软件开发云创新中心的基础上拓展合作,围绕华为鲲鹏芯片及软硬件产品的适配支撑,以及华为鸿蒙系统在车联网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构建产业生态,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快推进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为大连智能产业、数字经济的发展提高加速度、注入新动能。

立足大连比较优势,大连市将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列为重点支持方向,出台《大连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加强对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领域科技创新活动支持引导。发挥财政资金的牵动和引领作用,通过市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科技研发计划、市科技创新基金,布局实施智能科技、生命健康、生物育种、洁净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一批重点项目,取得丰硕成果。

电子信息制造业——英特尔二期项目产能不断释放,产值大幅增长。与中国华录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着力推动数据湖产业园项目建设。吉星电子柔性印制电路板项目达产;松下汽车动力电池、中比动力电池、崇达电路印制电路板二期、大特气体研发生产基地、恒坤新材料前驱体等项目进展顺利。达利凯普射频微波陶瓷电容器产品综合性能国际领先,成为中兴、华为两大公司合格供应商;亚太电子控制模块产品为红外测温仪、呼吸机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配套。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目前全市共有软件企业2000多家,从业人员近20万,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级。大连华信、东软(大连)、文思海辉多年保持国内出口前三位。以华为软件开发云为重点,加快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被工信部定义为“大连模式”,在全国宣传推广。

新能源领域——全力推进融科储能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伊科能源锂电池隔膜、中科派思锂硫电池、新源动力氢燃料电池等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形成新能源电池及配套产业集聚发展。

围绕培育壮大“新字号”,大连市面向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培育瞪羚、独角兽企业等新型创新主体。2019年和2020年,全市共有74家瞪羚、独角兽企业,包括种子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各2家;5家新型研发机构、3家大企业平台化单位和6家离岸(域外)创新中心。

大连市还组建智能水下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市智慧交通与港航物流重点实验室等30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化、集成化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政策引导与扶持,一批数字技术攻关项目实现成果转化及应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活力。东软集团“疫情态势预测大数据平台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面向不同场景,已经在全国20余个省得到应用。心医国际“新型冠状病毒远程防控云平台”开发成果已在湖北、辽宁、陕西等地卫健委及医疗机构使用。

202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报,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大连市获评“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方”。

原标题:挺起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脊梁

转载来源:东北新闻网|百家号

东北新闻网|百家号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