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企业探索构建“一带一路”绿色走廊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1555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 随着清洁能源产业和技术逐渐成熟,“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领域开辟了新蓝海。我国低碳能源产品和技术正在加速出海,新能源企业积极构建“一带一路”绿色低碳走廊。

近日,我国光伏企业晶科能源和德国企业贺利氏光伏在上海联合宣布,将合力打造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新一代“超级光伏电池片”,同时,双方将共同开拓“一带一路”沿线新能源市场。

晶科马来西亚工厂已成为我国光伏行业中走出去最早,也是最大规模的投资之一,拥有1.5吉瓦电池产能和1.5吉瓦组件产能。晶科能源CEO陈康平说,新能源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合作领域,随着自身竞争力不断提高,中国新能源企业正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加快全球业务布局。

得益于各国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和光伏成本不断下降,全球光伏需求快速增长。据德国太阳能协会统计,2016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70吉瓦,同比增长大约30%。其中,最大的增长动力来自中国,新增装机容量34吉瓦;美国排名第二,新增14吉瓦;日本为10.5吉瓦,排在第三位;印度为4.2吉瓦,排名第四。

瑞银证券中国公用事业及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刘帅说,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光伏应用国,占全球份额的40%。同时,中国也是全球光伏制造产业的核心,占全球份额超过80%。因此,海外市场仍是光伏企业重要的战略阵地。其中,印度、美国、中东、非洲等地区的光伏需求增长迅猛,成为我国光伏企业海外布局的要地。

“把'一带一路’沿线打造成绿色低碳走廊,中国在这方面既有产业优势,也有技术优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说,世界能源正加速迈向清洁、低碳、高效时代,能源科技创新也高度活跃。太阳能分布式应用模式不断创新,太阳能道路、太阳能汽车,甚至还出现了可穿戴能源设备。

杜祥琬说,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气是中国低碳能源的“三驾马车”。从能源长远安全角度来看,我国要抢占未来能源科技的战略制高点,一方面在于提高能效,另一个核心在于加快非化石能源的开发和智能化应用。其中,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还依托于进一步降低成本,同时提高储能技术。

我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吸引着国际市场目光集聚。贺利氏将光伏业务的全球总部放在上海,同时,在中国不断加大光伏领域的研发和投资力度。

贺利氏光伏总裁李海德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为了始终站在市场的最前沿,需要紧紧追随中国及亚洲市场的脉搏,因此,贺利氏把光伏总部放在上海,是一个顺理成章的决定。

贺利氏和晶科能源自2015年8月开始战略合作,晶科能源100%使用贺利氏光伏的正银浆料。2016年,贺利氏光伏凭借产品的创新和提高,先后推出SOL9631J和SOL9641J两代新型浆料,并为晶科定制了适用于单晶PERC和黑硅电池的专用产品,由此,晶科能源的光伏电池效率实现了0.3%以上的提升,电池每瓦生产成本下降超过15%。

贺利氏光伏表示,今后将加快银浆产品的升级换代,帮助客户每年提升0.2%的电池效率,同时将为晶科最新的研发方向,比如高效黑硅电池、N型电池等方面提供定制化服务,进一步提高效率。

李海德说,目前在中国,光伏发电成本和传统发电成本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伴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产业链日益成熟,相信平价上网时代很快将到来。

更多有关磁力泵的知识文章,请百度搜索“上海家耐磁力泵厂”官网,(https://www.shcilibeng.com)更丰富、更全面的“磁力泵”、“高温磁力泵”、“高压磁力泵”、“高温高压磁力泵”、“氟塑料磁力泵”、“高压磁力漩涡泵”、“自吸式磁力泵”原创知识文章、技术资料、故障解决方案等您来分享!销售咨询技术热线:02164096960 ;13601667253。

未知来源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