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学博士肖晶Nature子刊发文:悲观可能导致脑损伤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4534


 我们通常认为悲观可能是一种态度的问题,但最新研究发现,过多的消极悲观可能造成脑损伤。

    近期,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SCI影响因子5.578)刊登了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所肖晶团队的研究成果,研究第一次发现过于消极悲观的个体,在发生抑郁症之前,大脑中可能已经发生了脑白质结构完整性的病理改变。

    这篇题为《抑郁的认知易感者的脑白质完整性改变:一项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的研究》(Altered white matter integrity in individuals with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a 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 study)的文章,是肖晶团队与哈佛大学医学院临床心理学专家Chad博士共同完成。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尝试破解临床心理学研究中的长期困惑

    在以往的学术研究中,研究者已经证实了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不仅仅是一种功能性疾患,患者的大脑结构、功能等都会发生系列心理病理学改变,从而更好的理解了心理疾病的症状规律。但是在研究中一直存在一个困惑,就是到底是抑郁症的发生导致了个体这种大脑结构的病理性改变?还是因为有这些大脑病理性结构的病变,导致了抑郁症的产生?如果能找到抑郁症在发病前的改变证据,就能提前预警,及时预防,对于心理健康促进与心理问题的解决,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肖晶教授团队长期以来从事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早期识别与标准化干预方案制定等工作,基于以往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发现了一组特殊的人群,该类人群介于正常健康者与抑郁症患者之间,他们没有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抑郁症状,但是却比正常健康者有更多消极悲观的想法。这类特殊人群的界定,对于解答临床心理学研究领域长期以来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这个困惑,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研究素材。

    从2015年开始,肖晶博士研究团队就尝试采用脑成像技术等研究方法,去寻找抑郁症的认知易感者这类特殊人群与抑郁症以及正常人之间的差别。本文章就是基于这个大的研究课题的部分研究成果,采用了一种叫基于纤维束示踪的空间统计方法(TBSS),发现抑郁的认知易感者这类特殊的青年人群,在大脑白质结构的完整性上,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相比,已经发生了一些病理性改变。也就是说,当个体过度的消极悲观,对自己对世界都长期持有一种否定的态度时,在不经意间,其大脑已经发生了结构性的损伤。而这种损伤可能是未来发生抑郁症的重要原因。

    《自然》子刊科学通报杂志的评审专家认为,“这是一篇杰作,它应用了神经影像学与认知易感者筛选建模的技术手段的结合,向我们展示了令人惊异的而且清晰的抑郁症在发展前、发展中的大脑结构变化规律,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促进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研究证据。”国内外科技新闻界也对该研究进行了报告,学术界认为,这项研究为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风险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也为对抑郁症的神经环路进行更为细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靶点脑区。

    首师大心理学院肖晶团队长期致力于研究青少年心理疾病的早期识别与精准干预等研究与实践工作。目前已经与哈佛大学临床心理学家Chad博士等科学家长期合作,在青少年心理健康风险管控,心理咨询方案设定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肖晶老师近期也受聘担任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医学心理评估专委会中小学心理评估学组的组长,为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的筛查提供更多的学术力量

    据了解,肖晶团队的该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首师大燕京青年人才培育项目、北京市学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规划项目以及北京市社科计划重点项目等资助。 


未知来源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