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召开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意见会(附图)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1622


    影响中国未来五年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三五”能源规划正在制定中。国家能源局网站上周发布的信息显示,4月22日和28日,国家能源局先后两次召开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会。


  

  会议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十三五”能源规划要更加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在问题导向上,要紧密围绕当前我国传统能源产能过剩严重、可再生能源发展存在多重瓶颈制约等重大问题与突出矛盾,结合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主要任务,认真研究对策,提出破解措施,增强规划的针对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市场对能源的需求屡创新高,一大批项目争先恐后上马。中国经济急刹车后,之前一路高歌猛进的能源行业依然习惯性地往前冲,煤炭、石油等产业都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产能过剩,而可再生能源却由于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面临有电发不出去的尴尬。与此同时,在一些能源的价格上,价格不顺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不少能源资源类产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其价值,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影响其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未来随着中国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价格的调节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几乎同一时间,国家能源局网站发布了来源为国家发改委的文章《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章称,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创新价格机制,既是加强需求侧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
  
  网站近期披露的这些信息显示,价格改革或将成为在能源改革中的重点之一。
  
  记者注意到,在国家发改委2015年以来推出的一系列价格政策措施中,七条中有三条与能源行业密切相关。包括在深圳率先启动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并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安徽、湖北、宁夏、云南、贵州等18个省级电网及华北区域电网;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设置价格调控下限,简化调价操作方式,并放开液化石油气出厂价;实现非居民用存量气和增量气价格并轨,全面理顺非居民用气价格等。
  
  在结构调整上,五项中有三项和价格改革相关,包括对电石、铁合金等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对水泥、电解铝生产企业用电实行基于电耗水平标准的阶梯电价;对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实行上网电价支持政策,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利用燃煤机组上网电价降低的空间,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标准,调整分资源区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促进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引导能源结构转型。
  
  在降低企业成本上,四项中有两项与能源行业相关,包括两次较大幅度降低电价,其中2015年4月将上网电价、工商业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分别下调约2分钱、1.8分钱,2016年1月进一步降低上网电价、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约3分钱,总计减轻工商企业负担约900亿元。2015年11月,将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每立方米大幅降低0.7元,每年直接减轻下游负担430亿元以上。2015年,19次调整(12降7升)国内汽油、柴油最高零售价格,比年初分别降低每吨670元和345元,减轻用油行业负担1200亿元以上。
  
  最近几年,受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各种能源资源价格都在下行,如果能够顺利地将价格向产业链上传导,将有利于节省相关企业的成本。在能源资源价格处在下行通道时,推进价格改革,也是各种阻力最小的时候。
  
  国家能源局网站透露的信息显示,未来国家发改委将把电力、天然气、医疗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作为价格改革的重点,进一步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改革环保电价补贴方式,完善可再生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和补贴办法,在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进一步推行基于单位能耗的差别电价政策。落实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政策。加快制定或修订价格法律法规规章,完善政府定价行为规则、市场价格行为规范、价格听证办法,切实加强成本监审。加快推进价格信息化建设,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和形势分析研判,提高价格公共服务水平。将通过不断创新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实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能源改革与之结合起来,按照市场化的方向,深入推进能源资源价格改革,调整能源结构,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制定“十三五”能源规划时,要有完善的配套政策,着力于相关细则的落地,加大能源价格改革的力度或是目前进展较快的工作之一。 

    更多有关磁力泵的知识文章,请百度搜索“上海家耐磁力泵厂”官网,(https://www.shcilibeng.com)更丰富、更全面的“磁力泵”、“高温磁力泵”、“高压磁力泵”、“高温高压磁力泵”、“氟塑料磁力泵”原创知识文章、技术资料、故障解决方案等您来分享!销售咨询技术热线:02164096960 ;13601667253。

未知来源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