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2161
在上海国资企业中,光明食品集团的海外并购一直如火如荼,是上海国资“国际化”的一张“名片”。昨日,光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永杰表示,光明集团在海外收购时通常会考虑“五大原则”,同时还会考察标的企业能否在1至2年内通过上市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现在正是走出去的大好时机。”
谈并购:“五原则”缺一不可
光明食品集团最新的改革方案提出,要用35年的时间成为上海市58家全球布局、跨国经营的本土化跨国公司之一。事实上,光明食品集团的海外并购早已进行得如火如荼。光明集团董事长吕永杰表示,在筛选有意向进行收购的外国公司时,标的企业必须满足“五项基本原则”,缺一不可。
“五项基本原则”可简略概括为:符合战略、业务协同、风险可控、团队优秀、价格合理。即,收购对象的产业必须符合光明的总体战略;相互能够协同发展,如把国内与国外业务相同的企业进行合并,并在国外上市;在面临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收购风险时,只要能在掌控中即可;考察公司的管理团队是否优秀,沿用职业经理人进行国际化运作;不贪图便宜,也不盲目出价。
吕永杰同时称,为了推进证券化,光明在收购的同时还会考察标的企业能否在12年内通过上市来实现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光明的国际化战略才刚刚开始,目前收购标的主要以资源和渠道销售型企业为主,目的是要为老百姓引进全世界的优质食品,还要使光明食品能在国外进行快速分销,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看到中国“光明牌”的影子。
“光明目前在海外并购的企业2至3年间都可上市。现在国外资源的成本、价格非常合适,正是走出去的大好时机。”吕永杰非常看好海外并购的前景。
事实上,光明食品集团自2008年即开始启动海外并购战略。2010年,收购新西兰新莱特乳业51%股权,并成功在新西兰上市;2012年,以12亿英镑的价格收购维他麦60%的股份,成为中国食品行业最大宗的海外并购;澳大利亚玛纳森食品集团、法国红酒制造商DIVA,还有正在进行中的意大利Salov橄榄油企业等多项海外并购也都非常成功。
据悉,光明集团目前的国际化经营指数为13%左右,海外销售占比在15%左右,他们计划并有信心在2015年将这两项指标分别提升至20%和25%。
吕永杰是在参加“谈改革 讲创新 话党建——对话上海国企领导”全媒体大型访谈活动时作出上述表示的。该项活动由新华社上海分社、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共同主办,上海农商银行提供全程支持。
谈改革:一套方案落到位
在国资国企改革的大背景下,吕永杰称,“光明就是要一张蓝图干到底,一套方案落到位,两者结合,一步步踏踏实实往前走。”
“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由来,其实与光明集团的高层人事变动有关。“我是去年底到光明集团的,大家会觉得主要领导换了之后会不会有战略调整,我去了之后感觉这个战略是一个好的战略。”吕永杰说。事实上,光明集团自集团2006年组建之后,按照要求,每三年均会制定一次发展计划,今年正处在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之内。“现在正在执行的蓝图是2013至2015年。在布置今年工作的时候,明确提出,要把这张蓝图干到底,或者提前实现。”
而“一套方案抓落实,落到位”的提出,指的自然就是光明集团如何落实国资改革的方案。据吕永杰介绍,上述方案分为四大内容。第一大内容是针对企业主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其中又分成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两大部分。
据了解,光明食品集团未来的主营业务主要为“8+2”格局,分别是奶业、糖业、菜业、肉业、米业、品牌食品、现代农业、商业渠道和地产、金融业务。
“主业的布局,其实就是这"8+2";区域的布局,也就说,在上海、华东、全国以及全球,都有重点开发的地区。”吕永杰进一步解释。
第二大内容就是分类管理各类企业。“我们有农业、制造业、流通业,有纯粹食品业和食品辅助业,也有房地产、出租车等各种行业。各类企业需要分类管理,要把这个工作搞踏实。”
第三大内容就是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按照市场化机制,发展提高资产证券化率。“从数字上说,目前19%多的证券化率要达到50%以上,从内部讲,有很多工作要做。有的是要通过引入战投,先把主业做大,再进行证券化推进;有的内部要进一步整合,按照产业链要求整合在一体,再进行改制。”在此前,光明集团在这方面动作不断。例如,独立打造牧业板块,光明牧业应运而生,并有单独上市之打算。更早之前,旗下的上海农工商房地产注入海博股份(600708,股吧)。光明食品集团在推动证券化方面的“力度”可见一斑。
第四大内容即市场化机制的建立。“根据新的蓝图,包括集团的组织构架和流程在内,都会做一些调整。另外,在用人、分配、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也要按照市场化要求调整和推进。”吕永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