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9 14:19:59 sunmedia 2205
日前,天津大学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针对“膜分离法捕集二氧化碳”取得重大进展,成功研发出新型混合基质膜制备技术,该技术制备的膜材料具备优异的二氧化碳捕集性能。相关成果已作为国际期刊《温室气体:科学与技术》封面文章发表。
“温室效应”是当今困扰人类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二氧化碳排放则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如何高效捕获并利用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是科学家关注的焦点。“膜分离法”是一种新兴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在膜材料帮助下分离二氧化碳气体的技术,具有高效节能、操作简单的特点。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创新思路,打破了以水和乙醇作为聚醚嵌段聚酰胺膜材料制备溶剂的常规做法。他们反复实验,探究不同溶剂对膜气体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制备溶剂,生成的膜材料中碳纳米管分布加均匀,“更透气”,有效提升了膜材料气体分离效能和速率。用这种新技术制备的混合基质膜,二氧化碳分离性能接近了目前此类膜材料的理论分离上限。
“新技术为膜分离法捕集二氧化碳提供了新思路,”据天津大学大气环境与生物能源团队成员李润表示,“我们希望这种技术能够为未来燃煤电厂和化工企业处理烟气提供有力支持,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延伸阅读:
2020年刚开端,便发生了许多影响民生的大事件:美国与伊朗的矛盾之争、武汉爆发COVID—2019病毒、非洲出现罕见的蝗灾等等,让人们对于生活蒙上了一层阴霾。很多人纷纷在社交平台上留言:“这确定是2020年而不是2012年?”也许还有人对这种说法表示不解,根据玛雅人的记录,2012年12月22日是人类历史最后的一天,这天过后,太阳将不会再升起,黑暗的世界中,火山地震接连爆发,地球的末日来了。
相传2012年是地球的末日,但是最终事实证明那只不过是一种谣言而已。无论是2012还是2020年,我们始终还活着,不畏谣言,积极战胜困难,生存总会有新的希望。不过,无论多强大的文明,总会有衰败的一天。人类文明或许终会在不可抗力的影响下落幕,那一天即是真正末日的到来。
2018年底,超过3000名科学家联名发布声明,称地球气候即将跨过安全线界点,届时会发生何种灾难,不得而知,人类请好自为之。这是一个严肃有力的警告,主要针对的问题是温室效应,它或许会成为引发末日灾难的导火线之一。
相信你早已有这种感受,冬天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本属于冬天的季节,却再也无法欣赏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意盎然的场景,映入眼帘的是高挂天空中的那一轮太阳,正在不断地炙烤着大地,花重金购买的、心爱的羽绒大衣一直挂在衣柜了,无法穿着。
虽然温室效应的增强打乱了我们日常生活计划,但是影响力还不算太过严重,“重灾区”首属于南北两极地区。要知道,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太阳热量辐射范围有效,南极和北极气温寒冷,冰天雪地是常态,是目前为止人类活动痕迹最少的地域,很多稀有生物在此安家乐业。然而,随着温室效应的增强,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2020年2月15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了一份全新调查报告指出,南极的气温突破了1880年以来的记录,在20℃以上。巴西科学家给出了确切数据,今年南极的最高气温为20.78℃。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气温对于南极地区的危害,毕竟20℃摆放于其他地区都属于较低的气温。但要清楚知道,一旦气温高于0℃,那么冰块就会发生融化,南极将会失去大量的冰块。接下来我们便来认知下其中的危害。
首先,南极的生态环境会造到不可逆的破坏。曾经社交平台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因受不了海水变暖的缘故,大量海象搬家,往海拔高处爬。结果遭遇断崖,很多笨重的海象掉下悬崖而死。这并不是个例,因为冰块的融化,很多本来生活于南极的动物失去了家园,被迫进行搬家。
第二,根据考察调查报告显示,南极地区极有可能储存着大量可用资源 这极大刺激了人们内心的贪欲。当南极洲的环境变得没那么恶劣时,将会迎来一批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人,动用机械挖掘南极地区。往日安详宁静的南极洲将会一去而不复还。
总而言之,温室效应的危害已经超出了常人的意料范围,它极有可能是压垮骆驼最后的一根草,因它而引发的灾难会有多严重,这一点真的无法想象,需要重视这个问题。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