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9 21:35:56 sunmedia 3613
收到北大的邀请,这种事我只能通过不懈的努力,然后在梦里想一想。而拒绝北大的邀请,做梦我都不敢这么做。
北大、清华是国内最高学府的代名词,对学子的吸引力,不亚于万有引力,很难想象有人会拒绝北大的邀请。即便是有,可能也会是事业有成、功成名就的社会名流。
但是,还真的有这么一位出身普通的农村女学生,在北大的邀请面前,选择了其他选项。
哈佛女孩詹青云
和“哈佛女孩刘亦婷”高光后的泯然众人不同,詹青云通过《奇葩说》一直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中。
在这档综艺性很强的辩论节目中,大多数辩手除了需要具备逻辑能力、辩论技巧、承压能力、语言结构之外,还要有“综艺感”。
从逻辑到语言,从表情到肢体,很多选手的表现都非常“厉害”,但更像是寡味无聊的那种“厉害”。而詹青云在节目中,面对对方的极具压迫感的进攻,始终方寸不乱,甚至没有过多的表情。举手投足间透露的是睿智、冷静、自信和沉稳,思维逻辑极其缜密,语言组织掷地有声,气质非常独特。
好奇心的驱使下,查了查詹青云的资料。
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学士、哈佛大学法学博士。
2014年国际华语辩论赛邀请赛“最佳辩手”、2015年《精彩中国说》节目总冠军、2018年华语辩论世界杯“最佳辩手”。
参与组建过支教团,当过记者,开过旅社。现在是一名执业律师。
高考同时被北大和港大录取,高分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对于一名90后的青年来说,这样的履历不可谓不亮眼。
但是在高中之前的詹青云,并不是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输在起跑线
从小学到高中,6次转学,每次转学都是一直没有后进的“后进生”。在每一个新的环境中,詹青云都会被同学蔑视,被老师嘲笑。
面对接踵而至的挫折,詹青云的父母并没有横加指责,反而是一次次的鼓励和开导。
“别急,妈妈能掐会算。给你算过了,到了4年级你就会变成好学生。”
到了四年级后,詹青云的成绩依然没有任何起色。妈妈还是一如既往地为她“算命”:
“别着急,妈妈重新算了,你初二就能变成好学生。”
没有讲道理,没有过多的要求。家庭教育基本靠算命,这看起来好像有点“没溜”。
好在妈妈算过的命,到了高一后开始慢慢实现,父母对孩子不懈的鼓励终于换来了新的希望。
这种逆转看起来励志,可是不要忘了,从小学到初中,这是整整九年的时间。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天都不想多等。而这长达九年的时间里,詹青云的父母又经历了什么?
“算命”的背后,是为人父母的格局
孩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父母的焦虑与日俱增,生怕稍慢一点,就会输在“起跑线”。
时至今日,“起跑线”的比喻似乎都有点过时了。更多的父母压根不管起跑线在哪,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抢跑”。
可是抢跑即便不被判犯规,也只是在短跑中有用。而孩子的人生是一场马拉松,用短跑的心态去指挥长跑,除了让孩子变得短视之外,很难有长远、积极的作用。
詹青云的母亲对孩子的鼓励,看似是“神仙”似的算命,但实际上却是在把孩子当成了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不强加自己的意愿。
不过度保护,不介入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孩子遇到挫折时坚定支持,在孩子抑郁寡欢时适时开导。
简单的一句“算命”式劝导,缓解了孩子压力的同时,也为她燃起了星星点点的新希望。尽管新的希望一次次破灭,但是只要希望还在,得偿所愿后的星星之火便很可能迅速燎原。
父母接受了未来可能十分平庸的詹青云,接受了她的步伐和速度。这带给詹青云的不仅仅是从不间断的希望,还有深厚的情感底蕴,大气磅礴的思维格局。
从她在《奇葩说》的谈吐中,可以看出一份珍贵的底气。而这份底气,是在包容和激励中长大的孩子才会有的。
写在最后
土耳其有句谚语:“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虽然我们的孩子未必是笨鸟,但无论天资是否聪慧,大多数人终将殊途同归。我们可以羡慕成功的“少数人”,但也应该承认,少数人的成功,除了教育、阅历之外,还有无法掌控的机遇。
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才有更进一步的眼界和智慧。与其追求不确定的成功,不如先接受自己和孩子的平凡与普通。毕竟,成功的本质,也只是一场充满了必然性的偶然罢了。
在中国的一些贫困地区,许多家庭的年收入只有5万元,这些家庭的孩子受教育程度低,但是他们在学业上非常努力。因为他们非常了解考入名牌大学是改变家庭命运和“锦鲤跃龙门”的重要一步。
但是,许多大学高昂的学费让这些家庭望而却步。即使国家助学贷款已经做到应贷尽贷,但许多家庭仍然心存疑虑,为他们无法偿还贷款而担心。在许多不为人知的角落,不知道有多少“詹青云”因为这些原因陨落。
兴业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推出了“兴才计划”,为弥补这一缺口带来了新的选择。该计划是对大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有益补充,它将帮助更多的大学生梦想拥有一所大学,保留绿色的山丘,并赢得未来。
兴业消费金融负责人表示:“高考堪称是人生的一大关键时刻,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重要节点。我们希望用金融之力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的朝着梦想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