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开发区以战略之举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2021-04-11 15:37:51 sunmedia 1196


4月,春暖花开,位于阳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科技园的高品质蓝宝石长晶及晶加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紧张地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和工艺设备安装。谈及当初为何会把项目落到开发区,项目负责人王华锋解释说,创新生态环境好,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保姆式”服务做得好,有利于项目快速推进。王华锋选择将项目落户开发区的原因,也是众多企业负责人选择落户这里的原因。

科技是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去年以来,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我市“重塑竞争新优势,倾力打造晋东区域中心城”要求,按照《关于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推进开发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创新为上,积极构建“双创”支撑平台,目前已建成“双创”载体8家,位于全市创新生态前列;大力打造新兴产业,通过布局数字经济产业链、发展高端新材料、发展智能装备等,推动“3+X”产业沿链聚合、集群发展;努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递增计划等,全区已有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73家、“专精特新”企业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并加大对区内优质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的扶持力度,以此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 构建联动创新格局

科技创新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新引擎,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城市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并将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为开发区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引领和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强顶层设计需政策先行。如何用活政策“指挥棒”,构建管用的政策体系?开发区强化政策支撑,深化对创新生态的研究,借助智库和专家力量,全面分析开发区创新生态的优势和短板,找准思路、精准施策。同时,进一步梳理开发区现有政策,从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创新方向入手,对标先进、对标需求、对标落地,及时调整和推出一批创新政策,真正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在相关政策措施的指引下,开发区明确以推动区域创新突破为抓手,通过打造“双创IP+特色服务”创新综合体、搭建“线上+线下”数字化平台等,构建联动创新的发展格局。

如何打造“双创IP+特色服务”创新综合体?一方面,开发区深化与中关村、清研院的合作,制定出台了《支持数据标注企业发展办法十二条(试行)》,通过实行全程跟踪服务,解决企业团队、场地等问题。另一方面,开发区推进高新园重塑改革,升级园区管理制度,梳理整合入驻企业资源,制定企业退出机制,以此实现园区空间整合重构。此外,开发区还融合科技、创意、现代、时尚多重要素,引进多家商业配套项目,形成一个“双创载体IP”搭载多个特色运营主体的模式,共同打造出创新全生态、活力全天候的创新综合体。

针对搭建“线上+线下”数字化平台,开发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产业政策和时域优势,突破传统园区的土地规模限制,形成传统园区和虚拟园区融合的陆空立体化发展战略。同时,链接数字经济企业发展所需的各项资源,探索建设虚拟产业园,推进政企银校各类资源跨地域合作、开放式创新,打造链接社会多个生产力的新型经济联合体。

此外,开发区还依托各类优势资源,坚持“一年打基础、两年有规模、三年见成效”的发展路径,打造国际化园区。

培育新兴产业 催生转型发展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然而,创新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对此,开发区聚焦重点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创新生态子系统,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在大力培育科技创新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双创”平台建设力度,加快科创型小微企业孵化,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集聚强大动能。

“必须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培育创新型的产业集群,才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开发区产业和科技部部长杨亚蓉说。对此,开发区坚持“项目为王”,发展东纵经济带,着力培植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持续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同时,提升产业规划水平,做好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泵阀五大产业规划编制,围绕打造创新生态转型升级的龙头,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湿地型产业布局。

围绕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泵阀产业,开发区持续推动煤机装备制造、泵阀等传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纵深发展,推进阀门厂“退城入园”,构建泵阀产业园;推进轻铝挂车、风电设备等项目迅速落地投产;发展“5G+煤机”装备制造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赋能传统行业。围绕新材料产业,开发区继续发展铝基合金材料、蓝宝石LED产业等,推进赤泥处理项目等衍生产业,还努力推动年处理20万吨锆钛中矿及稀土综合利用项目落地投产,从而实现稀土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构建开发区全产业链优势。

围绕电子信息产业,开发区推进以智能物联网为核心的山西智创城7号建设,引进数字标注、云计算、大数据等行业的优秀企业,打造特色网红基地;加快中国电子信创产业园建设,聚焦信创产业和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方向,打造“1+2”产业集群,推动软件创新能力产业化。围绕节能环保产业,开发区加快中天智慧环保产业园项目建设,推动医药产业发展,推进晶赛、科硕等基因检测设备、医药中间体产业落地投产,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推进山西雄韬氢燃料电池项目落地,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生态。

产业是创新生态的重要抓手,企业则是产业的发展载体,其主体作用不可忽视。开发区重点培育创新型企业,形成了从科小入库、高企认定、专精特新、四上入库到股改上市的企业成长全链条培育体系。围绕平台建设,积极培育联合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与传统研发平台进行融合、交流、沟通,形成灵活机动的科技创新平台;承接和举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对接、交流、落地协调等活动,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深化与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合作,积极申报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共建金融科技平台、开展国际化产业合作,着力打造开发区集“展示、服务、共享、交流”于一体的产学研平台,为企业壮大、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积聚创新要素 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以一流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还意味着需要全方位的要素保障——人才、金融、体制机制、营商环境等,让其资源可以持续裂变,成功可以复制和推广。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人才,根本靠创新。聚焦人才这个关键因素,开发区建设国家级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以人才为纽带,集成优势资源与创新要素,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同时建设“双创”人才培训基地,构建“互联网+双创人才”培养体系。此外,开发区还实施“引进计划”等各种人才引进活动,聚焦引进各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本土人才专业化培养,通过加强创新人才培育和引进,为创新生态注入源头活水。

围绕金融要素,开发区努力构建多元的投资融资体系,与中关村、清研院等国内一流机构合作,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对标先进地区,提升科技服务水平,为创新发展提供支撑。依托充裕的社会资本,引入多元股权投资主体,形成基本产业集聚,鼓励金融机构在开发区设立总部,谋划阳泉“金融街”,以此助推新兴产业发展。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打造一流的创新生态,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开发区实施营商环境领跑工程,力求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

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张瑞芳介绍,他们推进政务服务集约化,优化精简业务流程,推出“一件事”自助点餐式服务,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一站式”服务,争取行政审批时限取得更大突破。同时,积极搭建政企沟通双向桥梁,建立企业家沙龙、企业信息直报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机制,推动产业共治,成立产业共治理事会,实现由服务提供者向服务组织者的转变。此外,开发区还践行“政企同心”理念,围绕项目建设流程,提倡“政府买单+企业点单+中介跑单”的“专业管家”模式,为企业减负,让企业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从制度层面为创新提供保障。开发区围绕创新驱动发展谋转变、提境界,着力提升服务水平。全面落实“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通过企业服务运作实体化、“一企一人”服务专员化、企业服务平台互动化、问题诉求解决流程化、入企服务活动常态化的工作形式,在全区上下营造出浓厚的“店小二”式企业服务氛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发区各项工作要在‘十四五’期间跻身全省开发区第一方阵,创新无疑是源头活水,更是‘第一动力’。”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高永红说。开发区是转型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引擎,是创新生态的主要承接地。下一步,开发区将按照省委“把打造创新生态作为战略之举”的要求,切实发挥政策、资源和各类要素集中的优势,在创新生态建设上走在前,在创新产业发展上走在前。(史兆慧 张泉东)

来源:阳泉日报

商媒在线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