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条3C产品“机器换人”生产线诞生之路,中国制造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

2021-05-11 11:20:17 sunmedia 2417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今年5月10日,“三个转变”重要指示将迎来七周年。中国网财经记者跟随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智造中国”采访活动,实地探访中国制造企业践行“三个转变”的最新成果。

中国网财经5月7日讯(记者李春晖)我国3C电子产品的组装生产通常是劳动密集型,以人力装配为主。随着人口拐点渐行渐近、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3C产品“机器换人”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其精密组装、快速迭代、小批量定制化等生产要求,工业机器人往往很难实现。

这就使“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难能可贵。早在2015年,中国长城湖南计算机智能制造基地(简称“湖南长城”)落地株洲之时,便确定了“智能制造”的方向,首次将工业机器人引入精密的3C电子装配领域,成为我国智能制造的探路者、先行者,为制造端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的?智能化生产线在企业提质增效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智能制造整机生产线(湖南长城供图)

一条把设备供应商“吓住”的生产线

所谓“3C产品”,即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nsumerElectronics)三者的统称。

中国是3C制造大国,产能占据全球70%。凭借多年来的人口红利优势,大部分厂商是以“人海战术”支撑企业发展,这使得3C产品制造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湖南长城决定改变这一行业现状。湖南长城成立于2015年,占地面积约65亩,建筑面积约4.7万㎡,是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长城”)的子公司。

目前,湖南长城智能制造基地主要生产智能终端产品,包括MiniPC,POS机、笔记本电脑、平板、AI产品等,具备每年生产200万台/套的制造能力。

“2015年刚刚开始规划生产线的时候,董事会曾经有过激烈的讨论:我们到底要建一个什么样的工厂?建一条什么样的生产线?是仅仅把中国长城在深圳基地的传统模式‘拷贝’过来而已吗?”湖南长城总经理安绍平回忆称,“我们讨论了两天,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不能做一个简单的产业转移,而应该是一次产业升级。”

于是,公司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智能制造”的方向,将工业机器人引入精密的3C电子装配领域。

那时候,中国的智能制造才刚刚起步。“包括我们做传统制造业的人也不是特别清楚,大家对智能制造都不懂,基本上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安绍平称。

湖南长城在布局智能产线的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这中间我们换过很多合作伙伴,有的在合作过程中也几经波折。”安绍平回忆,其中包括一家国内数一数二的工业机器人供应商,对方在了解湖南长城的产线需求后,曾经三次提出“退出不干了”,因为“没接过这样的活”、“要求太高,规划起点太高了”。

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是汽车制造领域,那都是大件装备。相比之下,3C电子产品装配要精密得多。“把工业机器人用在这样的一个精密装配领域,以前确实没有先例。”安绍平称,“3C产品装配中没有多少余度,机器人必须很精准的完成操作,这对它的视觉识别、算法、执行系统等有很高要求。”

此外,由于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非常之快,相应的智能产线也必须能够满足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生产需要,能够做到根据订单需求随时“换线”。

“就这样我们一步一步走来,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安绍平称。

在湖南长城的智能制造车间,中国网财经记者看到,每条产线只需2名工人值守,装内存条,装硬盘,装配光驱,锁螺丝,产品移载……11种工作都由机器臂完成。“每一台长城笔记本电脑的诞生,都需要经过贴片、插件、测试、装配、老化、网络灌软、包装等近10余道工序,我们通过运用大量智能化生产设备和先进制造工艺,来提升国产电脑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湖南长城生产总监秦乐表示。

据介绍,湖南长城这条自主研发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是国内3C电子装配领域首次运用机器人进行装配生产的智能制造生产线,堪称国内首创,运用长城自主开发的MES系统与设备进行数据对接,整个生产过程全部实现智能化、可追溯,达到行业内工业3.0以上水平。

智能管控(湖南长城供图)

“两化融合”助力制造企业提质增效

制造端进行智能化改造的初衷,绝不是“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而是为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湖南长城凭借在智能化产线的率先布局,如今收获了提质增效的甜美果实。

“我们通过机械臂和智控设备完成70%以上的工序操作,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极大保证了产品质量。”安绍平表示。

他介绍,自从实施智能制造战略,机器人上生产线后,工厂生产效率提高了25%,运营成本降低了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了30%。

“以主板生产线为例,起初我们设计的极限产能是96万片。之后通过‘两化融合’,在硬件、人力不增加的情况。产能从96万片激增到了145万片。我们现在还在进一步挖潜,今年产能预计将再提升20%。”安绍平称。

“两化融合”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威力?“主要在‘时效’上。”安绍平介绍,通过智能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各个系统、各个生产环节能实现互联互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原来可能需要10分钟、20分钟解决的问题,现在一点鼠标马上解决;每个环节都节省一点时间,无形中整体效率就获得了很大提升。

据悉,未来湖南长城还将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高人工智能在生产中的参与度,朝着工业4.0的方向不断前行。

为此,湖南长城决定自研工业机器人。“我们是制造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理解不同于传统的机器人企业。自研工业机器人,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安绍平称,未来湖南长城自主生产的机器人,将主要用于企业自用。

据悉,湖南长城针对3C产品的生产特点进行了大量基础研究,确定了一种新的机器人技术路线,既可实现高精度又可将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该项目机器人采用独特直驱马达技术,具有高速、高精度、大扭矩的优势。2020年公司完成机器人项目一期建设,项目一期投资1000万元,厂房面积2500平米。

打造国产轻工行业机器人一站式服务,「翼菲自动化」构建产业融合技术优势

如果你走进张赛的办公室,你会立刻注意到满满一墙的变形金刚和乐高玩具,这是张赛兴趣所在,也是他创办翼菲自动化的最初动力。

本文图片来源于翼菲自动化,经授权使用

对变形金刚的热爱催生了张赛从事机器人领域工作的热情,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回国后,张赛立刻加入了深圳某全球知名大型港资机械制造企业担任高级工程师与生产主管。

生活在深圳的张赛很敏锐地感受到人口红利消失和新生代工人上岗对工业企业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到工厂流水线上从事简单的机械式工作了。

当时在国内,工业机器人仍以随汽车制造一起引入的串联机器人为主,串联机器人由多节点链接,模仿人类手臂结构,俗称“机械臂”;而乳制品巨头伊利在2012年率先使用具有高速特点适用于轻工业的并联机器人给了张赛灵感:去做一款国产高性能的并联机器人企业,从而代替简单人工岗位。

翼菲自动化创始人:张赛

本文图片来源于翼菲自动化,经授权使用

2012年,拿到了济南“5150”引进海归创业项目启动资金的张赛正式在济南创办翼菲自动化。

当张赛的梦想照进现实时,现实却远比想象的残酷。

3个人、2张办公桌、8平方米的办公空间,这就是翼菲自动化当时的全部家当。在联合办公空间内,张赛看自己都觉得像是一家皮包公司。“当时公司没有行政,想招一个行政,可对方看到自己公司现状都没有一个人愿意来工作”,张赛回忆道。

比起给别人造梦,更像是给自己造梦。

2013年,翼菲自动化有了自己的第一批产品,但市场接受度并不高。相较于串联机器人而言,企业一般对并联机器人了解较少,自然也不会有企业愿意花钱购买翼菲自动化的产品。如何能从有产品向有市场转化一下子难住了张赛。

没有什么好办法的张赛用起了最直白的方法,推销自己+免费试用:介绍自己是清华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学霸”,产品也将提供免费的试用与调试,所有事务不需要工厂花一分钱。在这样的条件下,一家大输液制造工厂终于答应试用产品,以代替人工进行输液袋摆盘。

然而试用只是第一步,第一代产品往往有许多不足之处,张赛直接安排工程师驻扎在产线现场,出现问题直接调整升级。经过一年时间的现场调试和不断改进,翼菲自动化终于拿出了自己的第一款成熟产品,并在2014年7月有了第一笔订单。时至今日,该并联机器人仍在产线正常运行。

本文图片来源于翼菲自动化,经授权使用

随着客户一笔笔订单,翼菲自动化也从最开始的三个人逐渐发展为40余人。

但在2016年初,公司迎来了近乎毁灭性的一次重大打击。2015年,由于公司其他合伙人的急功近利,翼菲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并联机器人,转而倾全公司之力去接了某大型家电类生产企业的自动化改造订单。这些改造没有用到一台并联机器人,全都是串联机器人集成和纯非标自动化设计,而且该企业也没有支付任何预付款,最终导致这些项目都没有成功交付,更是让翼菲自动化亏损近千万人民币。

时任领导层跃进决策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公司现金流的断裂。整个公司三个月没有发出一分钱薪水。不可思议的是停薪的三个月时间里,翼菲自动化公司上下40余人竟然无一人离职。甚至到了2021年,当初的人也有超30人留在了翼菲自动化,担任骨干工作。也许,正是因为这群人与张赛有着共同的梦想,他们相信张赛可以力挽狂澜,带领公司走出困境。

“梦想是个好东西,既是我创办翼菲的原因,也是翼菲走出低谷的动力。”张赛向创业邦表示,“但凡我有一口气在,都要把翼菲救活!”

最终翼菲自动化迎来了新的资本注入,在灰烬中涅槃重生。

一家现金流断裂企业想要引入新的资金源注入是十分困难的,峰瑞资本投资人也很清楚这一点,但一家企业的价值无法仅凭一串数字来衡量,更要看到企业所拥有的潜力。峰瑞资本当时给张赛开出了一个要求:证明自己是一位合格的CEO,能够带领翼菲自动化走出泥潭。

张赛做到了,他破釜沉舟,卖房借债,回购了不称职的合伙人的股权,重组公司管理层,并调整了公司的战略方向。

峰瑞资本也没有食言,对翼菲进行了投资。张赛回忆道:“当时的压力特别大,一旦失败不光翼菲自动化就此停摆,自己也会走向背负大量债务的不归路。但回想起来,却从来没有后悔过。”

当峰瑞融资的第一笔融资款到账时,张赛终于给员工发了工资,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张赛也从公司的危机中反思,并坚定了新的战略目标:“围绕自己擅长的机器人相关领域来提供交钥匙的服务。”

顺着这一思路,翼菲自动化成功敲开了很多知名客户的大门,并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顺应客户需求,推出了Bat、Python、Mantis等多系列轻量级机器人产品,并通过成套解决方案与“交钥匙”模式迅速占领3C数码、食品医药日用品生产为代表的轻工业市场。

其中,Bat为并联机器人,能在一定空间内高速移动,具有灵敏高效等特点;Python为Scara机器人,有更大工作空间,但速度略慢,价格更低;Mantis则为小6轴机器人,可支持三维空间工作。

截至目前,通过丰富的产品生态,翼菲自动化已经成功进入蓝思科技、东阿阿胶、杏花楼、联合利华等知名客户,企业年营收达数亿元人民币,团队规模达400余人。

本文图片来源于翼菲自动化,经授权使用

关于商业壁垒方面,张赛表示:“翼菲自动化如今远非一家简单的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我们结合机器人本体、视觉识别、软件算法、应用集成,并融合供应链优势,打造了一个轻工行业一站式自动化服务体系。”

据了解,翼菲自动化目前以提供工厂自动化改造为主要业务,所有产品采用模块化处理,厂家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定制方案,单笔订单价格在数十万元到上千万元不等。

对于下阶段计划,张赛表示:“2020年翼菲自动化完成了C轮融资,主要用于现金流储备;2021年,翼菲自动化计划迁入新建厂房,在原有基础上扩大生产,加大研发投入。”据了解,翼菲自动化此前曾获得峰瑞资本、宽带资本、飞图创投等多家机构投资。

来源:中国网财经,金融界

本文转载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定会配合删除;我公司主要生产球阀,截止阀,蝶阀,闸阀,止回阀,过滤器,疏水阀,阻火器,调节阀,减压阀,电磁阀等。

商媒在线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