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1510系列之二十七:行业标杆汾酒的“质量之魂”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2707


世界上最著名的“质量管理学”不是起源于西方,而是起源于东方。

23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扁鹊见蔡桓公》和《魏文王问医扁鹊》——两则著名的典故,道出了质量管理的最高境界。扁鹊因此被“现代商学”称为“质量管理学的祖师爷”,“扁鹊质量管理学”也成为世界质量管理学的源头和经典。

《魏文王问医扁鹊》的故事,则更进一步深刻讲述了“质量管理”的真谛和核心所在,是扁鹊对自己名医世家“质量管理”的理论总结和精准提炼。

 魏文王问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医术最好呢?”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吃惊地问∶“你的名气最大,为何长兄医术最高呢?”扁鹊惭愧地说∶“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在本乡里。而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觉得他水平一般,但在医学专家看来他水平最高”。

《魏文王问医扁鹊》的故事,可以理解为一篇世界上最早的质量管理的经典案例教程。能将质量事故在“病”情发作之前就消除掉,才是“善之善者也”。预防质量事故,要从“小病”做起,也就是要防患于未然。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其实,纵观世界上现代质量管理学的发展,才仅仅100多年的历程,而这100年并没有超越2300年前中国古人“质量管理学”的智慧和理念——防微杜渐和专家防控。

世界工业革命前,产品质量由各个工匠或手艺人自己控制。1875年,美国“泰勒制”管理学诞生,这是现代科学管理 的开端。最初的质量管理——检验活动 与其他职能分离,出现了专职的检验员和独立的检验部门。1925年,休哈特提出“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应用统计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以减少对检验的依赖。1930年,道奇和罗米格提出统计抽样检验方法 。后来,又出现了“六西格玛”、“ISO9000认证”等等管理工具和管理理念。不难看出,所有现代“质量管理体系”并没有逃出“大师问道”和“过程决定结果”管理的本质。

酿酒业,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产业,自1982年山西杏花村考古发掘出人类最早的酒器——小口尖底瓮,并把此地确定为“国酒之源”以来,中国酿酒已经延续了6000年的历史。

在没有进入现代工业化(即“工业革命”)之前,酒的产品质量是由各个工匠或手艺人自己控制的。在长达千年的白酒产业史中,生产者几乎全是民间酒坊,即小作坊。中国白酒真正打破“小作坊局面”进入“企业概念”和“产业化概念”是在清末民初。第一家被正式称为“企业”的酿酒组织,是1919年元月成立的山西晋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这也是中国白酒“第一家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股份制公司”。这说明,中国第一家真正接触并实施“现代质量管理学”的白酒企业,也是山西汾酒。


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尽管汾酒是中国白酒业“第一家具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股份制公司”,但是,由于汾酒具备与生俱来的“134品牌基因”:即“一个封号——中国酒魂;三大源头——国酒之源、清香鼻祖、文化之根;四个贡献——中国白酒工业的奠基人,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教科书,传承中国白酒文化的火炬手,见证中国白酒发展历史的活化石”。汾酒的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与今天所有其他酒企并不一样,更多融入了“大师酒法”和“名医把脉”的质量管理理念

形成了一套“独具汾酒特色”的“质量管理学”。

深入接触汾酒的酿酒师就会感受到,在“古法生态酿造”和“新型工业化”两种不同的生产及管理模式(或理念)上,汾酒更倾向于“古法生态酿造”,基于“大师领衔”的质量管理层面的“前瞻战略因素”占了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汾酒的这种选择是一种“专家问道思维”和“名医把脉思维”,是企业背景资源造就的更深层次的“解构管理思维”和“预防管理思维”。汾酒的历代大师和专家,先把产品的内在机理进行科学解构,研究透可能出现的各种病状,形成系统的权威质量报告,然后再去指导生产。

这种“解构与防控质量管理”模式,一般企业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不仅需要历史传承的稀缺“大师资源”,更需要建有“孵化大师”的核心机构。“非百年老店者不能传之,非实力雄厚者不能承之,非国家级技术力量不能胜之”。因此,有人也把这种模式叫“科学院质量管理模式”。

山西汾酒为什么能做到呢?

抛开“汾酒国家技术中心”——这所“大师孵化器”不说。翻开汾酒发展史,我们惊奇地发现,一部汾酒史就是一部大师技艺史、大师思想史、大师成名史、大师传承史和大师管理史。群星璀璨、赫赫有名的大师和专家,把汾酒千年的“产品解构”和“质量管理”无不是带到一个登峰造极的高度。

明末清初著名医学家傅山,运用广博的医学知识改良了竹叶青配方,使之功效倍增;清末民初杰出酿酒专家、义泉泳大掌柜杨得龄,不仅总结出汾酒独特的酿造秘诀,还提出了“振兴国酒,品优价廉,信誉至上,优质为本,绝不用劣货欺世盗名”的中国最早白酒企业经营理念。

1933年,著名微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现代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方心芳,首次对传统汾酒酿造进行了实用性科学研究,总结出著名的汾酒“七必秘诀”,推动了中国白酒由作坊经营向科学生产的转型;

1963年,“酒界泰斗”秦含章主持了著名的“汾酒试点”,提出了汾酒是最干净、最卫生、最纯正、指标最好的白酒,为我国白酒工业科学理论以及汾酒规模化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

1960年,汾酒厂厂长秦斌倡议组建汾酒科研所,首次提出“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口号,形成班组五大管理体系;

1970年代中期,数学家华罗庚两次来到汾酒厂,运用统筹学和优选法反复试验并结合傅山先生改良的配方,选定了更为准确的浸泡时间,使竹叶青酒获得了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和产业价值

1980年代中期,汾酒科研事业带头人之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迎路,建立了“三温定一温”的汾酒发酵数学模型,成为汾酒厂应用数学方法研究汾酒工艺第一人,并牵头引进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汾酒因此获得了白酒业第一个“国家质量管理奖”,成为全行业学习的经典范本。等等。


纵观汾酒现代“质量管理史”不难发现,是高标云林的“大师思想”和“大师工法”一直在影响和推动“品质汾酒”的发展进程。也正是这些时代辈出的大师工匠精神,成就了汾酒的“质量之魂”和“管理之脉”。


可以这样说,独树一帜的汾酒“质量管理学”,不仅在“体”上汲取了被“现代商学”誉为“世界质量管理学祖师爷”——扁鹊的智慧和理念,而且,又在“用”上实施了“过程控制”的西方管理工具,因此,才到达了全行业“质量管理的最高水平”,树立了中国白酒“质量管理学”上的“企业标杆”和“价值典范”。(汾酒1510系列之二十七,更多精彩请搜索“汾酒1510系列”)

未知来源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