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首口集团式蓄能压裂井措施成功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4551


23日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称“青海油田”)获悉,目前,该油田第一口集团式蓄能压裂井切12评1井在昆北油田顺利施工完成。该井压裂的顺利实施,标志着青海油田储层改造技术实现了由井到藏的重大转变,为油田复杂油藏高效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工程技术支撑。

切12评1井是2015年完钻的1口老井,自开发以来,常规水驱开发效果较差,整体呈现“两高两低”开发形势,油藏存在水驱动用程度低、采油速度慢、含水上升快、油藏递减快、注水无效循环等问题。

据介绍,为建立有效的油水驱替系统,实现该油藏高效开发,科研人员结合油藏地质特征,通过储层精细认识、可压性评价,确定纵向上两套储层整体改造、平面上区块井网整体蓄能压裂技术思路,采用大排量、大液量、全程滑溜水、段塞式加砂工艺,优选切12评1井作为先导性试验井。

钻采工艺研究院、采油二厂技术人员深入研究昆北油田E31和基岩油藏地质构造,以“打碎储层、渗吸置换、蓄能补压”为原则,开展体积压裂可行性论证,编制了以“焖井蓄能、改善渗流通道及开发效果”为目的切12集团式蓄能体积压裂方案。并按照“全程滑溜水+组合石英砂、大排量、大液量、焖井置换、暂堵转向”的技术思路,在昆北油田切12优选井位开展以“蓄能、渗吸、缝网”为主的集团式蓄能压裂工艺研究与试验,提高储量有效动用,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井下作业公司在实施蓄能压裂过程中,针对老井“井况复杂、封隔器封隔难度大、常规工艺不能满足技术需求”等特点,利用油管浅下降低摩阻技术,增大改造体积,提高裂缝复杂程度、建立有效的油水驱替体统,提高区块开发效果。压裂后进行焖井和测压跟踪,根据氯根变化情况,调整焖井时间,保障了措施效果。

青海油田表示,切12油藏开展集团式蓄能体积压裂,不仅构建了缝控可采储量开发新模式,也为低孔、低渗透油藏及基岩油藏的效益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气田,也是中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是青海、西藏、甘肃省三省区重要产油、供气基地,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

更多有关磁力泵的知识文章,请百度搜索“上海家耐磁力泵厂”官网,(https://www.shcilibeng.com)更丰富、更全面的“磁力泵”、“高温磁力泵”、“高压磁力泵”、“高温高压磁力泵”、“氟塑料磁力泵”、“高压磁力漩涡泵”、“自吸式磁力泵”原创知识文章、技术资料、故障解决方案等您来分享!销售咨询技术热线:02164096960 ;13601667253。

未知来源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