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仪表企业借力智造提质增效

2020-06-19 23:01:57 sunmedia 1634


智能制造是当前工业制造业的热点。然而,装备企业如何实践智能制造并由此提质增效、发展生产呢?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18年生产过程信息化交流大会上,40多个仪器仪表企业的60余位代表就此进行了交流。多家企业介绍了自己在打造数字化车间、走具有自身特色的智能制造之路过程中的经验和心得。

打造数字化车间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现实途径。多家企业在实践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打造出了属于自身的“特色智造”。据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部副部长李书亚介绍,天康集团实在对生产工艺的管理,对订单、物流、仓储的管理,数据的集成,机器人应用,车间看板管理,移动应用等方面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打造成功透明化、数字化车间,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上海辰竹仪表有限公司制造总监高圣来表示,辰竹通过持续投资,增添了SMT自动化线与自动化设备,全面改造设备和可移动的智能操作站,实现了快速的柔性生产组合模式信息化2.0,并力争在2020年基本达到数字化工厂的标准。

和利时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毅明介绍了如何进行数字化车间建设。朱毅明表示,和利时建设数字化车间强调以数据为核心,对车间数据进行集成,并用数据进行驱动。这种理念也运用到矿山和地铁等领域。另外,和利时也很重视数据集成的云化发展,推出HoliCube数字工厂操作系统、图数据库,以及边缘计算服务和应用。

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数据为核心创建了智能制造川仪创新模式。据该公司总工程师王刚介绍,川仪的智能制造建设主要围绕智能生产线建设和生产过程信息化建设两方面。根据工业仪器仪表“多品种、小批量”的离散型生产组织特点,川仪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自主设计、综合集成、建设数字化车间,降低制造过程不确定性,提升产品可靠性和稳定性。川仪近年来还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进行提炼和总结,从工厂制造向跨领域制造过程延伸,形成了跨领域、跨行业的特色解决方案。

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志明介绍说,虹润的生产过程信息化建设基于企业自身的特点加入了标准化内容,不但有工作制度的标准化,还有产品设计的标准化、作业的标准化等。信息化建设完成后,在没有增加新生产线的情况下,企业产能大幅提升。

多位代表认为,实施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仪表企业竞争力,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益。企业实施信息化既要综合考虑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基础,也要考虑投入回报,因此信息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应做中长期打算,持续地投资。(记者 李东周)

转自:中国化工报


未知来源
免责声明:商媒在线所提供的信息及图片除原创外,有部分资讯和图片从网络等媒体收集而来,版权归原作者及媒体网站所有,商媒在线力求保存原有的版权信息并尽可能注明来源;部分因为操作上的原因可能已将原有信息丢失,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果您对商媒在线所载文章及图片版权的归属存有异议,请立即通知商媒在线,商媒在线将立即予以删除,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最新资讯